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业深度报告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关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看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90912/7461259.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安证券,王莺)

报告综述

转基因作物集中度高,全球种业集团呈现“两超四强、特色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前五大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高达91%;全球前四大转基因作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年四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总种植面积99.05%。世界种业TOP20集团已形成“两超、四强、特色发展”新格局:第一梯队的是拜耳、科迪华,两者占据TOP20总销售额近60%,两大集团在转基因作物与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第二梯队囊括先正达、巴斯夫、利马格兰和科沃施,这四家集团占据TOP20总销售额26%;剩余14家企业占比仅为14%,这些企业拥有特色的种子业务,如丹农和百绿的牧草、草坪草种子业务,坂田和瑞克斯旺的蔬菜种子业务,泷井的花卉种子业务,隆平高科的水稻种子业务等。

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审批流程严格,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反超美国品种。我国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级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评价阶段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为确保安全评级科学、可靠、公平和全面,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在转基因产品的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申领三个方面,实行单票否决制。在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还需要经过作物种子新品种审定,此后还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年我国开启Bt棉花商业化种植,年之前,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首次超过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53.9%,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大幅攀升至96.1%。

中央强调解决种子问题,20/21玉米供需缺口或达万吨。从*策层面看,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强调了解决种子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我们判断,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从基本面看,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我国玉米开启去产能之路,年玉米临储库存消化殆尽,-年畜禽存栏上升将带动玉米需求快速增加,我国玉米将继续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年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计/21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万吨,需进一步消耗库存。我们判断,玉米转基因商业化将渐行渐近。

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龙头种业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业扩容。

①维度一:年我国常规玉米种子成本55.72元/亩,而年美国玉米种子(以转基因为主)价格为.93元/亩,中国转基因玉米种子若实现商业化,价格上限有翻番空间;

②维度二:-年美国[Table_Summary]转基因玉米种子较常规种子溢价达到25%-50%,若以年我国常规玉米种子成本55.72元/亩为基数,中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溢价可达到13.93元-27.86元。

转基因玉米一旦商业化,玉米种子公司新增利润可来自于三方面:

①种子价格提升:-年中国玉米年种植面积在6-7亿亩之间波动,若最终推广面积达到4亿亩,则玉米种子行业规模可扩大55.72亿元-.44亿元;

②前端付费:转基因公司将性状转到种子公司的品种里,种子公司支付给转基因公司一定的工本费以覆盖进行转化和相关测试的成本;

③基因专利费:参照国外标准,专利许可费5-10元/亩,若转基因玉米推广面积最终达到4亿亩,则对应20-40亿元左右的基因专利费。

1转基因作物集中度高,全球种业集团呈现“两超四强、特色发展”

1.1转基因种植面积占比:五大主产国91%,四大品种99%

1.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亿公顷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始于年,-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万公顷攀升至1.亿公顷,年复合增长率22.8%,-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年复合增长率1.4%。

1.1.2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前五位占比逾90%

年,全球范围内26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亿公顷,排名前7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巴拉圭和中国。其中,排名前3位的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占总种植面积的78.4%,占据绝对主力地位,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占总种植面积的比重高达91.0%。除了26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之外,还有44个国家进口转基因作物,因此,全球共有70个国家应用了转基因作物。

分国别看,在已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26个国家中,12个国家属于美洲,8个来自亚洲,3个来自非洲,2个来自欧洲,还有1个来自大洋洲;就种植面积而言,88.5%转基因作物种植在美洲,9.5%种植在亚洲,1.5%种植在非洲,0.4%种植在大洋洲,欧洲种植占比小于0.1%。

1.1.3全球四大转基因品种:大豆、玉米、棉花、油菜

全球四大转基因种植品种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年四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总种植面积99.05%,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48.26%、玉米31.99%、棉花13.5%、油菜5.3%。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万公顷,占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的73.8%;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占全球玉米总种植面积的31.7%;全球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万公顷,占全球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6.2%;全球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万公顷,占全球油菜总种植面积的28.9%。

1.2前五大主产国转基因应用率接近饱和

全球前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转基因应用率已接近饱和。年美国转基因应用率93.3%(大豆、玉米、油菜均值),巴西转基因应用率93%,阿根廷接近%,加拿大92.5%,印度95%,这些国家需要通过新作物审批、商业化运作或现有品种针对气候变化、抗病抗虫等性能的升级来进一步提升转基因应用率。

1.2.1美国-转基因作物第一大生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39%

自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领导者,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9%。

大豆、玉米、棉花、苜蓿、油菜、甜菜是美国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其中,以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最广,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为万公顷,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为万公顷。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应用率在-年均已超过92%,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张将更多依赖于其他品种,如油菜、苜蓿、甜菜、土豆和苹果等。

1.2.2巴西-转基因作物第二大生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27%

年,巴西以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保持了它在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排行榜中第二的位置,占当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7%,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万公顷,并第一次种植了公顷转基因甘蔗。-年巴西转基因作物应用率稳定在93%-94%,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1.2.3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第三大生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12%

自年首次引进抗除草剂大豆以来,阿根廷一直在转基因作物种植中占据领导地位。在年之前的13年里,阿根廷一直是继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直到年之后才被巴西超越,位居世界第三。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万公顷,同比增长1.3%,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12%。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37万公顷。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应用率已接近%。

1.2.4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第四大生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7%

年,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7%。其中,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万公顷,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此外,还种植了1.5万公顷转基因甜菜、0公顷转基因苜蓿和65公顷转基因土豆。年阿根廷转基因作物应用率已接近%。年加拿大转基因作物应用率达到92.5%,较年提升2个百分点。

1.2.5印度-转基因作物第四大生产国,种植面积占全球6%

年,印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6%。印度转基因作物以棉花为主,17/18年,IR棉花种植面积占印度棉花总种植面积(万公顷)的95%,由于成功控制了未经批准的IR(Bt)/HT棉花的扩散,印度在-19年度将官方批准的IR棉播种面积提高至1万公顷,较-18年度增加了20万公顷,其中有超过万农户参与了IR棉花的种植。IR棉花应用率在继年创下96%历史新高之后,于年下降至93%,因此-18年度,再次达到95%的应用率表明了农民对Bt棉花技术信心的恢复。

1.3各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应用及法规管理模式迥异

1.3.1美国模式:转基因未单独立法,管理采用实质等同原则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的起源地,拥有世界最多的转基因作物种类,是转基因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作为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和国际贸易采取积极推进的*策。

①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及消费

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研发最早的国家,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年实施了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建立起成熟的转基因研发机构和完善的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体系。

转基因作物研发采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相结合的模式,公共部门提供大量前期基础研究,私营部门的跨国公司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在产业开发方面占据主要地位:

i)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主要包括,美国农业部、俄罗利达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美国转基因作物中仅有3个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分别是萨斯喀彻温大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亚麻、康奈尔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的抗病转基因木瓜;

ii)私营公司主要包括,孟山都、先锋、先正达、杜邦、阿拉伯基因、艾格福等,在发展过程中,先锋被杜邦收购,杜邦又与陶氏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学收购先正达。由于企业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能够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快速形成新品种和新产品,这种以“研发-生产-销售-研发”一体化模式,使企业成为转基因作物研发主体,掌握大部分资源。跨国公司均在转基因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研发,主宰了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市场,孟山都、拜耳、杜邦先锋、先正达、陶氏益农5家公司掌控了70%以上的抗虫基因专利、约63.4%的耐除草剂基因专利。

美国研发的转基因作物主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以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性状为主要研发性状,并将研发目标逐步转向复合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年研发推出抗草甘膦大豆,年推出抗农达玉米,年推出抗农达玉米2代,年推出SmartstaxTM玉米,它是一种新型的三种复合性状玉米,其中两种为抗虫性状,另一种为耐除草剂性状。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发逾种转基因种子,大多诞生在美国实验室。

美国不仅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国,也是转基因作物消费大国。美国生产的转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消费和酒精生产,直接食用的转基因作物很少。美国市场上有近60%的包装食物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美国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也持有比较开放和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没有证据证明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和质量上与其他现有食物有所不同。

②美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法规和管理机制

在立法方面,美国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监管*策,没有单独立法设立转基因管理体制对转基因作物及食品进行专门管理,而是将转基因食品纳入现有法律中进行监管。在管理原则方面,实质等同原则是美国监管生物工程技术产品的重要原则,即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没有区别,监控管理的对象应该是转基因产品,而不是转基因技术本身。美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管理基本是在原有的食品和药品管理体制下,通过增设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流程,以及制定相关的转基因食品管理辅助法律法规来实现的。

在管理制度方面,为适应转基因生物快速发展的要求,美国于年颁布实施了《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协调框架规定美国农业部、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环境保护署是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管理机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的研发,由国立卫生研究院根据《DNA分子研究指南》进行管理,由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水平和实验类型较低,一般不需要审批;第二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和应用,由农业部、食品药品局和环保局根据《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进行管理。从三大机构的分工看:

i)农业部的职责:负责转基因产品的种植安全,农业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管理。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疫局根据《植物保护法》对转基因植物及对植物有害的生物体的进口、州际间转移及田间实验进行管理;

ii)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职责:要确保新的农作物品种用于食品是安全的。为转基因作物开发者开发的新植物品种提供咨询,并就相关的安全、营养及其他问题进行说明,对申请的植物新品种进行评估,转基因作物用于动物饲料也要经过同样的咨询程序,要征得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允许。

iii)农业环保署的职责:监管培育转基因作物是否具有预防、杀害、驱赶或减轻害虫特征,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1.3.2欧盟模式:以抵制转基因作物为主,严格控制进口

欧盟的转基因发展模式与美国模式截然不同。欧盟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以抵制为主,商业化种植获批作物很少,且严格控制转基因作物进口。

①欧盟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欧盟对转基因作物采用抵制的态度,转基因作物研发起步较晚,近几年虽加大研发投入,但成果相对较少。在欧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研发成本十分高昂,一个转基因新品种通过安全评估需要花费万-0万欧元,审批的高成本和产业化的渺茫,使得转基因研发企业看不到盈利的希望,研发积极性备受打击,人才流失严重。

②欧盟转基因作物的生产与消费欧盟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品种极少,仅有两种作物,分别为Bt玉米和Amflora马铃薯。马铃薯是作为一种工业材料,玉米主要是作为饲料和生产生物燃料,均非人类直接食用。欧洲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比较抵制,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险,因此,欧盟对转基因动植物产品上市较审慎,管制措施严格,强调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③欧盟转基因作物的法律与管理

欧盟专门设立了立法机构、执行机构和咨询机构三大转基因安全管理机构。立法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三个部门在食品安全领域均有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力,欧盟国家可以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但受到密切管控。年法规修订后,由各成员国*府决定是否种植转基因作物。

欧盟采取“预防原则”进行转基因产品安全监管,并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严格的转基因作物审批制度,要求各国在法律框架下进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并对实验过程进行密切管控。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原则是首先假定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的危险,所有与转基因有关的活动都要进行严格管理,并针对转基因技术制定新的法规,它认为转基因食品在本质上是不安全的,因此把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只要是转基因食物,就必须接受严格管制。与美国的管理体系不同,欧盟以一系列不同于管理传统食品的法律法规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以确保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欧盟采用严格的强制标识制度,欧洲议会于年5月通过的《新食品规章》的决议,规定欧盟成员国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要有转基因的标识,转基因成分在0.9%以上的所有产品被确认为转基因产品。所有运用了转基因产品作为原料的食品都必须加贴特殊标,而无论最终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1.3.3日本模式:审慎监管,适度发展转基因作物

由于资源限制,日本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既不能像美国那样宽松,也不能像欧盟那样谨慎,采用的是一种折中的发展模式,对转基因作物采取审慎监管和适度发展的态度。

一方面,日本禁止转基因作物在国内的商业化种植,另一方面又加强转基因技术研发,批准转基因作物的进口。

①日本转基因作物的研发

年,日本成立*府机构开展生物技术相关研究,短期内取得许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专利。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就完成了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并快速推进农业领域重要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研究,培育出大量优良的转基因材料,具备了将转基因技术有效应用于品种改良的良好基础。尽管日本每年在大量进口饲料和粮油原料等转基因农产品,但在本土种植依然有诸多限制,除种植过蓝色转基因玫瑰外,日本国内几乎没有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栽培,绝大多数转基因技术成果仍停留在学术型成果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府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突出重点领域的立项原则,短期内取得更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开发出大量具有优良性状和特殊成分的农业转基因育种材料,具备了将转基因技术有效应用于品种改良的基本条件。然而,日本虽然将DNA标识等技术有效应用于品种改良并达到相当水平,但都没有达到产业化开发阶段;而作为转基因基础研究主力的大学,绝大多数转基因技术成果仍停留在学术型成果阶段,未真正实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的主体转让。由于转基因监管过于严格,日本部分研究机构和企业已停止相关研究,但也有企业采用在国外开发、种植,回国内销售的策略进行转基因产品的商业化开发。

②日本转基因作物的生产与消费

日本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持谨慎态度,虽然日本在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商业化推进相当缓慢。目前,尽管日本没有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却允许进口转基因作物,并且在所进口的大豆和玉米种转基因品种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

③日本转基因作物的法律与管理

年日本颁布《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对转基因作物以及加工后,食品中仍然残留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进行转基因标识;对于以转基因作物为原料,但加工后最终产品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自愿标识。与欧盟一样,日本设定了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阈值,其阈值为5%,即在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转基因生物与非转基因生物原料都进行了周密的区别性生产流通管理的情况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不足5%才可以不用标识。日本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是进行基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同时日本建立了可追溯区别性生产流通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对生产信息进行追溯,还有效保证了转基因标识的真实可靠性,同时维护了消费者知情选择权。日本采取中央和地方两层*府协同管理转基因食品的体制。中央*府层面,农林水产省负责转基因作物的进口审批,厚生劳动省负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文部科学省、通产省以及食品安全委员会等部门配合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进行转基因食品安全规制;地方*府的主要职能是综合协调监管当地的转基因食品问题。

1.3.4巴西模式:先谨慎后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

巴西转基因作物种植采取先谨慎后快速放开宽松的模式。在年之前,对待转基因作物种植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由于议会对种植转基因问题有争议,没有立法也没有批准转基因作物合法种植。立法通过种植后,快速赶超绝大多数国家,年成为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国家,至此仍然保持全球第二的位置。

巴西对转基因作物的立法起步相对较晚,但立法位阶和立法密度较高。年之前,由于议会对种植转基因问题有争议,没有立法也没有批准转基因作物合法种植。年3月4日,巴西总统签署了新的《生物安全法》。按照新法规,在巴西境内从事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经营、进出口活动都应当遵守法规的规定。

1.4全球种业集团呈现“两超四强、特色发展”新格局

世界种业市场呈现几大种业集团高度垄断的格局。我们根据AgroPages世界农化网,以-年各大种业企业财报种子销售数据为指标,归类排序年种子销售额前20的企业。

第一梯队的是拜耳、科迪华,两者占据TOP20总销售额近60%,两大集团在转基因作物与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拥有绝对优势;

第二梯队囊括先正达、巴斯夫、利马格兰和科沃施,这四家集团占据TOP20总销售额26%;

剩余14家企业,市场份额较小,占比仅为14%。然而,这些企业拥有特色的种子业务,如丹农和百绿的牧草、草坪草种子业务,坂田和瑞克斯旺的蔬菜种子业务,泷井的花卉种子业务,隆平高科的水稻种子业务等,在全球种业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力量。纵观全球种业企业,TOP20集团形成了“两超、四强、特色发展”新格局。

2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审批流程严格,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反超美国品种

2.1中国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八种作物安全证书获批

2.1.1我国持续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

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截至上世纪90年代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烟草、棉花、水稻等作物产品。我国*府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等国家科技计划就将转基因技术研究列为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年国家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年国务院将生物育种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国务院颁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生物育种产业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提到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提出要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在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中重点支持基于非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编辑等技术的性状改良研究。

2.1.2我国农业部共批准发放8种作物安全证书

我国在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方面,目前位居第7位。年我国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当年种植面积仅为公顷,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万公顷。目前我国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虫棉和抗病番木瓜,其中,拥有自主产权的抗虫棉的研究开发是我国独立发展农作物生物育种,打破跨国公司垄断,抢占国际生物技术制高点的成功案例。

截止目前,我国农业部共批准发放8种作物的安全证书:

①年批准了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

②年批准了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

③年批准了抗病番木瓜,

④年批准了抗虫水稻、转植酸酶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安全评价分别历时11年和6年;

⑤年批准了抗虫玉米、抗草甘膦大豆。

2.2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审批流程严格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纳入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化轨道,相继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形成了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评价和管理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年,农业部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农业部设立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成立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建立了农业生物基因工作审批制度,制定了《农业基因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农业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安全评价措施》。从年起,我国开始依法受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请。年5月23日国务院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审批和标识管理制度。

在管理制度方面,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评价制度、许可和审批制度、标识制度和进出口管理制度。

我国建立了由农业、科技、卫生、食品、环保、检验检疫等11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负责转基因重大事宜协商。农业部成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包括安全评价、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进口审批和进口标识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府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区域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现了对转基因研发工作的有效管理。在监管方面,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级农业行*管理部门负责田间试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和产品标识等环节的行*执法监管。我国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转基因生物安全评级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①按照风险程度,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分为4级;

②评价的阶段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其中,中间试验,是指在控制系统内或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小规模试验;环境释放,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所进行的中规模的试验;生产性试验,是指在生产和应用前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试验;为确保安全评级科学、可靠、公平和全面,农业转基因安全委员会在转基因产品的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申领三个方面,实行单票否决制。

③安全评价内容包括分子特征、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分子特征主要包括基因、插入位点、外缘蛋白表达情况等;环境安全包括生存竞争能力、基因漂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食用安全包括*性、过敏性、营养成分等。

在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后,进入作物种子新品种审定流程,需要进行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的区域试验和不少于一个生产周期的品种试验,该阶段耗时较长,此后还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2.3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反超美国品种

2.3.1年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反超美国品种

中国是产棉大国,20世纪90年代全国约有多万户棉农,棉花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棉铃虫大暴发导致棉花产量剧降,棉纺企业因缺乏原料停产,此外,超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也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解决棉铃虫连年暴发成灾的唯一办法,是倚赖高抗棉铃虫的新品种。

年我国开启Bt棉花商业化种植。中国审定的第一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是美国岱字棉公司的新棉33B,-年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先后在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审定了7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年之前,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在我国占主导地位。

年中国审定了第一批转单价抗虫基因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年审定了第一个国审抗虫棉品种中棉所38,从此迈开了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培育和生产推广的步伐。随着中国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逐渐成熟,国产抗虫棉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年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首次超过非转基因棉种植面积,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首次超过美国抗虫棉种植面积,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53.9%,年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已攀升至96.1%。

2.3.2转基因棉花种子价格高出常规种子数倍

岱子棉公司在中国先后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河北冀岱公司和安徽安岱公司,出售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种子。冀岱公司于年11月由河北省种业集团公司与岱字棉合资兴建,其中,河北省种业集团公司持有33.33%股权,美国孟山都持有岱字棉部分股权,是冀岱公司实际大股东。安徽安岱公司于年7月由安徽省种子总公司与岱字棉公司合资成立。

冀岱公司从孟山都相继引入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新棉33B、99B、20B,解决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年冀岱销量万公斤,年销量万公斤,-年稳定在万公斤左右。冀岱公司把基因使用费附加在种子成本中,市场终端价42元/公斤,较当时国内棉花种子价格高出6-8倍。

随着国产抗虫棉品种的推出,国内常规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定价通常为25-30元/公斤,定价明显优于美国冀岱公司转基因棉花种子价格。年冀岱公司停止棉种业务经营,年初冀岱公司33.33%股权在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开转让。

3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潜在空间巨大

3.1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

3.1.1*策面: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从*策方向看,转基因作物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到食用的产业化路线清晰。年1月21日,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转基因玉米品种DBN,以及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提交的转基因品种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瑞丰均获得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年要抓好八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年12月28日-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策,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地方各级*委和*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治责任,实行**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要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策层面看,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强调了解决种子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我们判断,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渐行渐近。

3.1.2预计20/21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万吨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年,我国玉米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并于年达到历史峰值2.64亿吨,年复合增速达6.5%。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我国取消玉米临时收储*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并逐步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开启去产能通道。年临储库存消化殆尽,-年面临畜禽存栏上升带来的玉米需求快速增加,我国玉米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年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计/21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万吨,需进一步消耗库存。其中,/21中国玉米播种面积.4万公顷,同比下降0.05%;单产每公顷公斤,与上年度持平;产量万吨,同比下降0.04%;鉴于国内外玉米价差持续扩大,企业对进口玉米采购需求增加,将/21中国玉米进口量上调至0万吨,同比调增万吨;生猪生产恢复成效超出预期,畜禽养殖维持高位,饲料粮需求持续向好,/21玉米饲用消费上调至1.85亿吨,同比调增0万吨;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压缩深加工企业利润,抑制企业后期开工率,/21玉米工业消费调降至8万吨,同比持平。

3.2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潜力巨大,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3.2.1美国种植户更倾向于种植转基因作物

美国农业部公布农业资源管理II期调查结果:

①年种植户选择种植HT玉米的原因71%增产、13%节约管理时间、7%杀虫剂成本降低、9%其他原因,种植户选择种植Bt玉米的原因77%增长、10%节约管理时间、6%杀虫剂成本降低、7%其他;

②年种植户选择种植HT棉花的原因77%增产、12%节约管理时间、6%杀虫剂成本降低、5%其他原因,种植户选择种植Bt棉花的原因79%增长、12%节约管理时间、5%杀虫剂成本降低、4%其他;

③年种植户选择种植HT大豆的原因60%增产、20%杀虫剂成本降低、15%节约管理时间、5%其他原因。

从美国转基因作物和中国转基因棉花普及率看,年美国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棉花普及率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年中国转基因棉花普及率达到90%。值得一提的是,农户种植转基因作物是不可逆的过程。

3.2.2美国转基因种子溢价明显

转基因作物的种子价格明显高于常规种子价格,-年美国转基因玉米种子较常规种子溢价达到25%-50%,美国转基因大豆种子较常规种子溢价更是高达30%-80%。年美国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应用率均超过90%,我们可将年美国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价格粗略看成为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种子价格。年美国玉米种子价格、大豆种子价格分别为96.2美元/英亩、57.4美元/亩,按照汇率1美元=7人民币,对应玉米种子价格、大豆种子价格分别为人民币.93元/亩、66.19元/亩。

3.2.3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抬升种子价格,基因专利费丰厚

①维度一:年我国常规玉米种子价格为55.72元/亩,而年美国玉米种子(以转基因为主)价格为.93元/亩,中国转基因玉米种子若实现商业化,价格上限有翻番空间;

②维度二:-年美国转基因玉米种子较常规种子溢价达到25%-50%,若以年我国常规玉米种子价格55.72元/亩为基数,中国转基因玉米种子溢价可达到13.93元-27.86元。

转基因玉米一旦商业化,玉米种子公司新增利润主要可以来自于三方面:①种子价格提升:-年中国玉米年种植面积在6-7亿亩之间波动。现假设:转基因玉米推广面积最终达到4亿亩,每亩转基因种子溢价13.93元-27.86元,则玉米种子行业规模可扩大55.72亿元-.44亿元;②前端付费:转基因公司将性状转到种子公司的品种里,种子公司支付给转基因公司一定的工本费以覆盖进行转化和相关测试的成本,转基因公司需要保证不对外流失种子公司的种质资源;③基因专利费:参照国外标准,专利许可费5-10元/亩,若转基因玉米推广面积最终达到4亿亩,则对应20-40亿元左右的基因专利费。

3.3龙头种业公司将充分受益转基因玉米商业化

从*策层面看,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强调了解决种子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从基本面看,年玉米临储库存消化殆尽,-年畜禽存栏上升将带动玉米需求快速增加,我国玉米将继续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年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计/21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万吨,需进一步消耗库存。

我们判断,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已渐行渐近。转基因玉米一旦商业化,玉米种子公司新增利润可来自于种子价格提升、前端付费、基因专利费。其中,玉米种子价格提升可新增收入55.72亿元-.44亿元,基因专利费可新增收入20-40亿元。

重点企业分析(详见原报告)

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

风险提示:审批进度慢于预期。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