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路路通马记错有什么用 [复制链接]

1#

□卢敦基

记忆会出错,翻译成俗话,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是我少年文化被革命的时代听到的最有文化的一句话了。大文学家钱锺书云:“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自制的萨缪尔森法则云:“我们所作的预测,通常并不如自己记忆中那样正确,二者的差异值得研究。”

日本有个人叫古馆伊知郎,他写过一本书叫《记忆会撒谎》,叙述了一个故事:在中学同学会上,有个同学回忆起二年级时去林间学校与旅馆老板女儿擦出爱的火花的故事。他说,他在参加什么比赛和大家一起上山出发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分散躲雨去了。这时又突然来了台风。他非常害怕,正在担心自己是否会遇险时,一把伞撑在了他的头上。原来是一位比他年长一点的姑娘刚好路过这里,而且问他你在做什么。他说他在这里干嘛干嘛而且迷路了。姑娘说:“啊,你是住在我家的旅馆里的,那我带你回去吧。”于是她就一直撑着伞将他送回了旅馆。他喜欢上了她,但是又觉得向年纪大一点的姑娘无法表白……于是,就有了这一段故事以及深深的遗憾。

大家听了,先是哄笑,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哟。毕竟大家一起去过林间学校,也住过那里的旅馆。但是大家都想不起来那次下大雨了。突然,有人说:“那个时候,我和你一起迷路的哟。不是你自己一个人迷路的。”而且他开始回忆那天的情况:两人终于回到旅馆时,老板的女儿出来迎接了。仅此而已,没有暴雨也没台风,更没有伞。第一个讲述的人彻底傻了。

一个人如果光有记忆,是绝对不可能明白“记忆会出错”这个简单事实的。必须有其他东西的印证,才能暴露记忆的错误。上面那个记忆的错误,是被许多亲临其境的同学一起证实的。其实,社会很早就找到了一种成本更低的、更为可靠的证明方法,那就是原始记录,或曰档案。当然,记录也有可能在记录的当时就搞错,比如误记,也有可能是有意篡改,但后者的可能性小一些,因为时间仓促而且人很难确定以后会怎么利用篡改后的档案然后当下就开始伪造,这也太诸葛亮了不是?所以“烂笔头”就比“好记性”可靠。这样也就附带回答了“历史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历史不是好记性,不是你今天想怎么写、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历史总还有历史真实(尽管永远不能完全达到)这一层意思在。

记忆会出错,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了。重要的问题是记忆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它怎样出错。其实,这就是世界级的高科技难题。科学家对此也已有了一些探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教授马斯·萨顿多夫著有《鸿沟》一书,讨论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林林总总,其中的一章《时间旅行者》讲的就是这个。

对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的研究表明,人实际上拥有几个不同记忆体系,其中一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如果其他系统依然完好,他就会记得一部分事而不记得另一部分事,如知道自己已婚但记不起何时结婚跟谁结婚这件具体的事情。所以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的记忆可以分为程序记忆(记得如何做一件事)、语义记忆(记得事实)和情景记忆(记得栩栩如生的事件)这三种。

当我们说记得某事时,第三种记忆即情景记忆也许更接近我们要表达的意思。你的记忆会涉及发生事件的原因、声音、空间、情绪、动作、后果等等。场景记忆总是生猛活泼、声色杂陈。当然,这种记忆却相当的靠不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照相机,不是储存照片的电脑。大多数人的回忆,是回绕一事,取出大脑中的一些储存要点,接着把它们扩展,重建出当时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通过修饰细节来编造出更好的故事,或是调整重建过程来让最后的结果符合当时的普遍观点。”这样,记忆就可能串行,将两件不同的事搅在一起,也有可能将自己的想象充实进去。

如此,更大的问题来了,人为什么会有一个经常出错的记忆系统?既然有了记忆的设计,又让记忆的准确性漏洞百出,那么,老天爷,你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让我猜,可能可以从资源的有限这个角度,去猜想大脑的使用毕竟有限度。目前这种状态可能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一种平衡。但是生物学家的思路并非如此。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此的系统如何有益于进化。从这样的角度去看,结论竟然别有洞天。

先从巴甫洛夫的狗说起。在给狗食物之前打铃。多次以后,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因为它预测食物马上会来。狗在此时有了关于铃声的记忆。但生物学家认为,狗并不是为过去食物的记忆而流口水,其实它是为食物的到来做准备。换句话说,狗记忆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为了应对未来。同理,“记忆的有用之处在于它对你的此刻和未来产生的影响。”“记住过去事件的主要好处也许是能够帮助我们想象未来事件。”

人的眼睛不是相机,人的大脑也不是刻意贮存许许多多相片的电脑。人之所以记忆,是因为借此来应对未来。年代有一个卷尾猴吃饼干的实验。它们会狼吞虎咽地吃饼干,吃饱后,剩下的饼干就会被它们扔到笼子外。几个小时后,猴们饿了,但饼干散落在笼子外,再也够不着。为什么猴子们会这样?比较靠谱的回答是他们不能把饼干可以抵御饥饿的记忆贮存下来,它们不能够想像自己会再次饥饿因次贮存食物。不过这样也好,它们决不会像人类这样焦虑、贪婪乃至杞人忧天。

“记住过去事件的主要好处也许是能够帮助我们想象未来事件。”所以记忆着重的是事件要点和情绪,其它可以调取别的因素予以补足,这样记忆确实就容易出错。但是记忆的主要功能没有受妨碍,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记忆来预测和应对未来。这种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穿梭的心理能力,使我们人类成为真正的时间旅行者。为什么有人会自杀?因为他运用记忆预测未来后,觉得未来的日子必是江河日下,那还不如今日了此残生。为什么人类会存钱、食物和其他物资?是因为人类觉得未来某日自己可能会缺少这些东西。如果没有记忆支撑,人类根本无法想象未来。这种记忆,并不要求完整无误,也没有必要完整无误。这就是记忆可以出错但无所谓的奥秘。

几十年前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年已花甲的我,慢慢地领会到伟人的高瞻远瞩和简洁明了。即使是我们的记忆,都是面向未来,我们的思维又怎能偏离那三个方向?除它无路也。

(《鸿沟——人类何以区别与动物》,托马斯·萨顿多夫著,刘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作者简介:卢敦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