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兵支书蒙晓进的致富宜居梦 [复制链接]

1#

蒙晓进,男,侗族,年8月出生,年10月应征入伍,年10月退役,年1月当选为恰里村村委会主任,年7月当选为恰里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一心一意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诺言,用实干担当谱写和演绎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先后多次受到县、镇表彰。

强化基层党建,做好班子领头人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和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发挥。蒙晓进上任后,把村支“两委”和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经常开展“三会一课”和组织收看专家讲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理论素质和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改变了过去由村长或支书说了算的做法。在讨论研究村里各种事务时,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耐心倾听支委成员建议,最后才作出决定。为提高党支部及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他不断动员文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发展较好的、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众加入党组织,并逐步培养成为村干部。他注重工作公开。村里的重大决定和经费开支均及时张榜公示,得到了群众衷心拥护。

强化产业发展,做好致富带头人

近些年,恰里村抓住党和政府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机遇,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组织劳务输出等方式,打了一场又一场经济发展的“翻身仗”,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日子越过越富。在蒙晓进的带动下,恰里村由原来的一个集体经济“空壳”、农民人均收入不足元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年集体经济收入6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多元的富裕村。

62岁的吴贵合是恰里村的村民,回想起年村里刚开始进行土地流转时的情景,感触颇深。吴贵合家有9.8亩地,虽说不能发家致富,但养家糊口没问题。听说要搞“流转”,老吴犹豫了,甚至不同意。跟老吴有同样担心的还有60多名群众。面对大伙的质疑,蒙晓进带领村支“两委”成员主动上门,一方面积极向村民讲解土地流转政策的好处,另一方面及时引导村民搞二、三产业,组织协调劳务输出,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在他的耐心劝导和有力推动下,村里60余户农户以元至元一亩不等的价格将亩土地流转给企业发展百香果产业,同时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带动全村多名群众增收致富。土地流转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了,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蒙晓进看在眼里,乐在心田。

强化村貌建设,做好百姓暖心人

为改善村里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蒙晓进每周五组织村支“两委”、党员、公益性岗位以及群众集中开展村寨内环境卫生整治。对环境脏乱差、交通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门前三包”不到位等问题,开展示范、宣传和劝导,有效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改善村寨人居环境,营造了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同时总结行动中的经验措施形成制度,形成了长效管理方法。

蒙晓进任职后,先后带领大家改造村级道路,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告别了过去一下雨就踩一身泥的状况。绿化多平方米,安装路灯多盏,整理残垣断壁10处,还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修建戏台、凉亭、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以前这里是枯草丛生的荒地,现在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环境很好的文化广场,我们晚上休息时间就带着孩子来歇歇凉、跳跳舞、唱唱歌,很开心,我们喜欢它。”一位阿姨一边跳着舞一边开心地说道。

如今,走进从江县下江镇恰里村,一条条整洁宽阔的串户路、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房屋、一行行整齐有致的绿化栅栏、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映入眼帘。全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动图景已初见雏形,今天的恰里村,正在以一个崭新的姿态通往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自担任村干的那一刻起,我就一心想把家乡建设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把腰杆直起来、钱包鼓起来是我永远的初心和动力所在。”朴实的话语,不凡的成绩,这就是“兵之书”蒙晓进的初心和铮铮誓言。

(鲁畅欧章菊)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袁邑

编审:许小娟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