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补齐短板破除瓶颈甘肃省改善贫困地区基 [复制链接]

1#

补齐短板破除瓶颈——我省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助力脱贫攻坚综述

甘肃省地域面积大,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条件严酷。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而在这些偏远农村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往往是横在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座座大山。

省第十三次*代会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

贫困村群众吃上放心水

我省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居住分散,水源条件差,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一直是全省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为此,我省水利部门紧紧把握农村饮水安全阶段性、动态性特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科学编制“十三五”农村饮水巩固提升规划,将实施脱贫攻坚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协同推进。

聚焦贫困县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建什么”的原则,我省出台《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实行一县一策、一点一策、一户一策。资金突出重点倾斜,将中央补助资金的五分之四用于深度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积极和农发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运用抵押补充贷款资金支持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

“任务一个一个地落实,堡垒一个一个地攻克,节点一个一个地推进。”省水利厅有关人士介绍说。-两年间,我省投入资金近30亿元,通过新建、改造、配套、替换、联网延伸等措施,巩固提升贫困地区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提前一年完成了饮水安全支持计划。

截至年底,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全省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安全饮水供水网络基本建成,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2%和87%。

农村全面实现“户户通电”

对于我省贫困地区而言,家家通电早已不是梦想。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针对甘肃农村发展用电需求,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电网扶贫工作:年至年,大力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年至年,稳步推进低电压专项治理;年至年,实施“两年攻坚战”机井通电和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

经过多年农网改造升级,我省农村地区已全面完成“户户通电”,城乡居民用电已经实现了同质同价,农电管理体制日趋完善,一套高效稳定的农村供电体系已经形成。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省农村电网供电面积21.2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万人,年农村户均供电容量已达到1.76千伏安,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农村电网动力电不足、低电压、重过载等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国网电力公司在*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对我省给予了倾斜和大力支持,预计-年甘肃脱贫攻坚配农网建设总投资超过亿元,将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农村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型升级,自然村动力电实现“村村通”。

在电力等部门多方努力下,目前,我省贫困县区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智能化服务水平等都有了明显提升,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正在一步步改善,支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电力保障能力变得更加坚实有力。

建好“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

在我省诸多贫困县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一直是多少年来困扰着这些地区发展的头号难题,“要致富,先修路”这也成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共识。

为此,省委省*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了《部省合作协议》《促进秦巴山区、六盘山区、藏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建协议》,出台了《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策措施,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内容,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1.39万公里,实现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全省所有乡镇通了班车,乡镇通班车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和97.96%。

今年7月,省*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行动的意见》,明确我省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贫困地区加快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贫困地区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我省提出,到年,全省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窄路基路面农村公路合理加宽改造和危桥改造,推进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

农民也能“用得上”4G网络

贫困村要实现发展,既离不开脚下的水泥路,也离不开一条条信息路。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我省工信部门积极推动通信网络扶贫,在电信普遍服务中加快贫困村光纤网络建设步伐,优先支持“两州一县”等省内贫困地区4G网络建设,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深入省内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网络通信帮扶,让贫困地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服务。

为助力我省精准脱贫,*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电信把信息扶贫列为全省电信工作的头等大事统筹推进,坚持全光纤、高起点、一步到位、城乡统筹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快速推进光纤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率先在西北完成“全光网省”建设。截至目前,甘肃电信城市光网覆盖率达98%,行*村光网覆盖率达92%,乡镇覆盖率达%。

与此同时,结合我省实际,甘肃电信深入开展通信业务扶贫工作,制定了“资费*策、终端普及和视频服务”三项实施方案,以实际行动支持我省贫困地区通信事业发展。9月1日起,甘肃电信进一步加大对省内贫困地区通信业务扶贫优惠力度,面向全省个清单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扶贫干部推出专属通信业务扶贫资费,推广易用、低成本手机终端,让农民也“用得上”4G网络。

通信网络为贫困地区架起了沟通外界的桥梁,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通信网络扶贫行动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科技层次、通信能力与发达省份同步,为我省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能。(记者范海瑞)

*建引领聚合力——合作市勒秀镇抓*建促脱贫纪实

勒秀镇是合作市贫困面最大、底子最薄弱的一个乡镇,年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近年来,勒秀镇*委用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组织和广大*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建引领凝聚合力,实现了*的建设与精准扶贫的双促双赢。至年底,全镇贫困人口下降到9户3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

勒秀镇*委把夯实*组织建设作为工作之首,有效整合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等各方力量,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府镇长任副组长,各包片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扶贫工作站,为5个重点贫困村派驻帮扶工作队。

同时,勒秀镇*委以“三会一课”为抓手,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培养和帮带后备干部,并全面推行“*员带富”工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了一支业务精干、纪律严明、能吃苦耐劳、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保障。

“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收益,还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仁占道村*支部书记冷本说。

冷本口中的改革是农牧村“三变”改革。为进一步激活农牧村发展动力,仁占道村把“三变”改革工作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新举措,成立了仁占道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仁占道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优势,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从年开始,在勒秀镇*委的协调下,冷本为村里的户群众担保贷款累计多万元,用来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现在,仁占道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为了稳定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勒秀镇还将8个行*村共计万元的深度贫困村扶持资金分别入股华羚公司,按0.8%的收益给群众进行分红。西拉奶站、吉利奶站以及邓应高光伏电源、狼*菌种植等项目资金到位,预计年产生效益。

走进勒秀镇的生态文明小康村,文化广场旁边新修的藏式房屋鳞次栉比,一条崭新的马路穿村而过。

“现在水、电、网都通了,学校就在家门口,很难想象有生之年能在自己家里洗一次热水澡,用上水冲的厕所。”仁占道村道吉老人笑着说,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发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勒秀镇*委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约2亿元,实施了擦吉公路、大江大河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村(巷)道硬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桥梁建设、电网改造、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信息化建设、户户通建设等多个项目建设,目前全镇存量农牧村危旧房改造率达%,安全饮水覆盖率达%,6个行*村通沥青路、4个行*村通水泥路,行*村道路通达率%,38个自然村通水泥路,自然村道路通达率%,动力电覆盖率达%,建制村3G、4G无线网络通达率%。镇*委还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精心打造了15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曾经倾颓的土房变成了安全舒适的砖瓦房,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齐整的油路,“厕所”革命走进了每一个农牧户家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勒秀镇*委坚持将提升贫困群众能力素质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举措,瞄准实际,精准定位,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突出发展劳务经济。通过举办种植、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摩托车修理、烹饪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使贫困户能力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先后输转富余劳动力余人次,创劳务收入余万元。

同时,镇*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星级文明户”“卫生整洁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在全镇形成了良好风气。(记者徐锦涛通讯员杨琳)

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