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进出口商品的比较分析香料之路陶瓷之路海上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顾文斌。我今天讲的是进出口商品的比较分析:“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木材、矿产、染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香料,主要出自大食、天竺、渤泥、交趾、占城、真腊、三佛齐等国。有乳香、丁香、沉香、檀香等数十个品种。宋代官僚士大夫阶层喜用香料熏衣,乳香、丁香等可以入药,所以消费量不少。宝货主要是指珍珠、象牙、犀角、玛瑙等,是文思院下属作坊用来制作官僚笛、带的原料。象牙主要产自东非,大食商人贩运至麻离拔,再转输三佛齐和我国。药材主要有没药、苏合香油、茯苓、苍术等,与部分香料同是药品制造业的原料。

图1

矿产及其制品有水银、琉*、金、银、镔铁、土锅等。动植物初级制品有牛筋、椰心簟(草席)、藤席等。其中琉*、牛筋等是*工作坊的主要原料。染料有紫矿、苏木等,为纺织业所需。纺织品,有白氎、越诺布、哥缦、驼毛段、木棉纱等。食品类,有白沙糖、万岁枣、椰子、槟榔等。这些进口物品尤以香料最为著名,而香料最著名的产地又是阿拉伯半岛的“香岸”,即今阿曼的佐法尔地区和也门的席赫尔地区,所以海外学者把从中国广、泉等州到阿拉伯香岸的这条海上交通要道称为“香料之路”。与汉唐时期相比,进口商品中虽然还有相当部分是专供统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但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手工业原料和日用品,如药材、木材、染料、纺织品之类也在日渐增多。这个趋势与国内商业中日用品比例上升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图2

如果说输入蕃货是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那么两宋的输出商品则是以手工业产品为主。宋初出口商品就有“金、银、络线、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其后日渐增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纺织品,有绢、帛、锦缎、五色茸(丝线)等蚕丝产品,还有蕉布、葛布、生芋布等麻织品。陶瓷器,有碗、坛、瓫、罐、盆、钵等。为了扩大瓷器外销,福建泉州地区的瓷窑还专门生产特种瓷器以应外国需要。金属及其制品,如铜铁、铁块(条)及铜器、金银饰品等。日用品,有漆器、绢扇、针、梳、伞、席等。副食品,主要是茶叶,此外还有糖、酒、以及荔枝、龙眼等干鲜水果。其中尤以纺织品、瓷器和铜钱为大宗出口商品。两宋因“钱荒”严重而多次下令禁止铜钱出口,但实际上照出不误。

图2

正如北宋中叶张方平所说:“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其原因即在于当时的中国铜钱不仅是东南诸国的通用货币,而且也是南亚诸国的镇国之宝。“蕃夷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前引朱或所说:“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淘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说明瓷器确是大宗输出商品。精妙绝伦的丝织品更是探受域外各族人民的喜爱。南宋宁宗再次禁止铜钱出口,规定“止以绢帛、锦绮、瓷器、漆器之属博易”之后,丝绸外销量更加扩大。所以一些中外学者又将宋代的海上交通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其实叫做“陶瓷之路”亦未尝不可。

图4

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年出版的《海上丝绸之路》一书中,曾专辟一章《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瓷器》(第二章),分地区详述了他的考察结论。其中讲到海外曾经出土中国瓷器的遗址,主要有:菲律宾各地,尤以马尼拉、苏禄群岛等地为多,“瓷器种类有青花、青瓷、白瓷、铁斑等……据鉴定时代是11至16世纪。”在北加里曼丹(即婆罗洲)沙捞越首都古晋国立博物馆中,收藏“有11世纪以后的青瓷、白瓷、青白瓷、黑釉瓷”。在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仅从数千件精选的瓷器图谱看,有“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五彩”等种类。在越南的西贡(今胡志明市)博物馆,“收藏的以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花瓷为多。”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藏有“宋、元、明三代的龙泉窑青瓷,其中有釉彩浓厚的具有南宋官窑风格的瓷片”。

图5

在斯里兰卡(锡兰),“马霍城塞出土有唐、宋、元各时代的中国货币和宋元时代的瓷器。”在印度,“迈索尔邦曾发掘出宋代龙泉窑青瓷片、磁州窑白瓷片……同时出土有北宋元丰通宝。”在马德拉斯邦也采集到大批的越州窑青瓷和龙泉窑青瓷片。货币有11、12世纪介拉时代的铜印和中国的宣和通宝同时出土。在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东部的班布尔遗迹,除出土晚唐越州窑青瓷水注外,“还有宋代初期线雕的越州窑青瓷片,莲瓣浮雕的河南白瓷片,还有宋末元初的龙泉窑青瓷片,半*釉四耳罐等。”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北公里处的萨马腊遗迹,出土的“青瓷则是9至12世纪越州窑青瓷,其中还混有12、13世纪的青瓷和白瓷”。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所藏的“中国瓷器中还有外加金银装饰镶嵌宝石的”精品(此即定窑芒口瓷器)。在北非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福斯坦特,“自7、8世纪至16、17世纪的中国瓷片共发现00件。”

图6

其中包括宋代的龙泉窑和福建、广东青瓷,景德镇育白瓷,德化窑和定窑系白瓷。在11至14世纪繁盛无比的阿伊札布旧港区也发现了千件以上的中国瓷器。在非洲,主要是东非沿岸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的数十处遗址中,出土的不仅有中国瓷器,还曾发现宋代钱币,其中“有南宋宁宗庆元通宝,理宗绍定通宝等钱币,同时出土大批青瓷类,包括越州余姚青瓷和龙泉窑青瓷,以及景德镇白瓷,广东仙山(今佛山)窑青瓷”。三杉先生以其研究中国瓷器的深厚功夫,并通过多年沿海上丝绸之路所进行实地调查,用详实的资料为我们勾勒出当年中国瓷器外销的盛况图,这是一份极有意义的工作。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宋时期我国的出口商品以铜钱、绢帛和瓷器等制成品为主,这些产品的附加价值高,因而在对外贸易中宋朝处于强有力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外贸不仅为海外诸国的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助力,而且宋廷也因此得到了巨额“舶入”,其数额宋初每年30万贯,到南宋即上升到万贯,增长6倍。据郭正忠先生的考索,舶入约占宋代财*收入的2-3%至5%之间,其中香药专卖一项获利,仅次于茶盐榷卖位居第二,其地位十分重要。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O(∩_∩)O哈!明天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