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承德砥砺奋进70年精准扶贫铺就贫困群众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控制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0620/4194009.html

个贫困村、38.1万贫困人口,京津之北,燕山深处,一座经济欠发达山区城市,贫困情况复杂,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如何拔掉“穷根子”,摘掉“穷帽子”?

承德给出响亮回答,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承德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府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构建“1+10+N”*策支撑体系,持续打好八措并举“组合拳”,强力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年以来,实现68.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41%下降到2.52%。

“*银企户保”“万户阳光”“三零扶贫”“一地生四金”“智慧分级诊疗”“脱贫攻坚*旗红”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考核排名第一。

今年年底,丰宁、围场、隆化3个深度贫困县将脱贫摘帽,5.7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承诺即将成为现实。

非遗扶贫让贫困群众学到了一技之长。图为正在制作宫灯的村民。

*建引领让鲜红*旗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

低矮的土坯房,杂乱的柴草垛,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土路……这是昔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石桌子乡碑梁沟给人留下的印象。

碑梁沟村是清朝72围之“卜克围场”遗址所在地,辖区内乾隆《于木兰作》诗碑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梁沟由此得名。年,该村共有贫困户75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3%。

为尽快摆脱贫困,实现脱贫目标,年,在村*支部书记肖东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东弘合作社,流转土地80亩,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主要种植金盏菊。

年,碑梁沟村又成立了碑梁沟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发展壮大集体资金万元,以反租倒包形式整合零散土地亩,通过与“承德天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订单栽植金莲花,实现碑梁沟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

同时,该村依托其作为全县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的有利契机,将全村亩土地、亩荒山荒坡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年村集体实现收入35万元,全村仅剩余贫困户9户19人,其他人全部脱贫出列。

如今,房屋修缮一新,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实现了户户通,有机杂粮种植区、中药材种植区、金莲花种植区、果树种植区、林下养殖、生态休闲等功能区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望得见青山,记得住乡愁”的历史文化名村正在崛起。

山楂丰收

看着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说,这是“脱贫攻坚*旗红”助力大家脱了贫。

在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实践中,承德市深刻认识到,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首先解决好基层*建与群众脱贫“相脱节”“两层皮”的问题。

一方面,大多数贫困群众想致富没门路,自身难以致富;另一方面,在全市个贫困村中有4.3万名*员,大多数是村里的“能人”,有文化、有头脑、有一技之长。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头雁”,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也是巩固*的执*基础、扩大*的群众基础的重要平台。

基于此,承德坚持*建与脱贫两手抓,有效实现二者同频共振、互促共融,着力把*的*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基层*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一名*员,一颗红星。一个支部,一面旗帜。

该市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重点实施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能人返乡、结对帮扶“五大工程”,在产业链上建立基层*组织个,*员与19万余个贫困户结对,带领8.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形成了“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员一面旗帜”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良好局面。

为打造“脱贫攻坚*旗红”升级版,承德市委组织部还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旗红”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该市提出力争用4年时间,重点打造5个市级示范乡镇、20个市级示范村和12个县级示范乡镇、个县级示范村,为推进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树立样板。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为特困群众兜好底

不久前,贫困户陈相华痛快地确认签字退出了贫困户。

工资收入、入股分红、光伏扶贫收益、低保金……掰着手指头一笔笔算着收入账,56岁的陈相华笑得合不拢嘴,“这得感谢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好*策,要不咱还在穷山沟里受穷呢!”

陈相华是丰宁满族自治县石人沟乡凌营村6组村民,这里共有13户人家,她家在半山腰。有个头疼脑热,陈相华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乡里。村子离乡*府10公里。出山容易,一路下坡不费劲儿,可回家却是“步步登高”累死个人。

一家人开销全靠老伴于泊合打零工,一年万把元钱的收入还不够老人吃药、孙子看病。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今年5月1日,陈相华一家搬到了县城集中安置区——人才家园小区。这也是丰宁28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小区之一。

在丰宁经济开发区核心地段的山坡上,矗立着69栋崭新的居民楼,陈相华的家在C1号楼。她只花了1.7万元便搬进了平方米的楼房。

迁新房,立新业。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今年8月份,她到物业公司当了保洁员,月工资元。

产业扶贫全覆盖。图为正在花卉种植基地采摘鲜花的工人。

今年8月,老伴于泊合通过招聘,成为丰宁万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月工资元,还管一顿午饭。公司就在开发区,骑车只需5分钟。

陈相华一家的可喜变化得益于丰宁创新推行“五区同建”闭合式易地扶贫搬迁模式。

“五区”是指集中安置住宅区、脱贫产业项目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土地复垦区及土地流转区。“五区同建”既改善搬迁群众居住条件,又解决收入来源问题,实现“拔穷根、挪穷窝、迁新居、立新业”的目标。

承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推动群众稳定增收。

加强义务教育保障措施。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等各项教育扶贫*策,2.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资助*策。探索实行“三提两培”行动计划,全市实现“零”因贫辍学。

加强基本医疗保障措施。深化“”医疗保障救助,将贫困户、“三无户”等“六类群体”纳入救助范围,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线,已累计为万人次落实提高医疗保障救助待遇7.5亿元。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围场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健康扶贫十大优秀案例”。

加强饮水安全保障措施。精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月底前全市贫困户、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突出产业扶贫

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金秋时节,田野山川草木泛*,秋意渐深。可走进平泉市桲椤树镇桲椤树社区居民温玉平的蔬菜大棚里,春意扑面而来。

“大棚里种的是*瓜,长势不错。”温玉平乐呵呵地说,就等着春节期间上市,再赚上一把。

温玉平家中6口人,公公和婆婆常年吃药,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爱人出车祸受伤,在家已经待了十多年,家中的大事小情都得她来打理。

为了贴补家用,温玉平到附近园区的大棚里打工。但她总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干买卖,一没本钱,二缺门路,又怕赔——温玉平面临两难选择。

为让贫困户没有后顾之忧,桲椤树社区流转土地亩,按照“三零”模式运作,共建设个设施蔬菜暖棚。

年10月,温玉平只花了4元钱便承包了两个大棚。大棚统一规划建设,农技知识统一培训,农资产品统一供应,产出的*瓜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直接拿现钱,温玉平只需负责生产管理。

扶贫微工厂让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像桲椤树社区这样的百亩以上“三零”扶贫园区,年以来,平泉已累计发展个,直接带动户、名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户均年增收2.7万元。

承德围绕打造“五个百万基地”“一环六带”扶贫产业带和九大特色扶贫产业,大力推广*银企户保、资产收益、微工厂等十大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致富有门路、就业不发愁。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扶持各类产业扶贫项目1.46万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成立农村合作社1.3万家,实现全市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双重覆盖达到80%,产业收入占贫困人口收入比重达到40%。

(燕赵都市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