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城市的骨骼与血脉
阡陌交通
如同命运的掌纹
雕刻着时光的刻痕
聆听着历史的脚步
见证着城市的变迁
??年前后,厦门城区水仙宫路头至同文书院,那时候鹭江道堤岸还沒有建到这里。(视频提供:杨羽翔)
作为老厦门历史文化
“根”与“脉”的所在
鹭江的路
每一条都是一段记忆
记录着百年鹭江的腾飞发展
承载着鹭江人家的岁月悠悠
11月7日
“鹭江·学习时间”
再次上线
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
常务副会长杨羽翔
带领大家“一秒穿越”
用心贴近鹭江大街小巷的文化脉搏
一张张珍贵的老图
一份份详实的史料
一句句熟悉的乡音
……
杨老师娓娓道来
听众沉醉其中
仿佛,历史的烟尘被轻轻拂去
多年前的海中小岛
演变成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
曾经简陋的“路头”
如今是满目繁华的鹭江两岸
一代代鹭江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带着跨越式发展的期盼和梦想
走出鹭江路路通
点点下方图片邀您“一键穿越”百年的路与时光多点几次有惊喜哦!鹭江片区年→年→年→年
??鹭江潮起,沧海桑田。曾经的鹭江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旧城街区,如今,这里早已成为经济发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街区。
开元路(近鹭江道)上世纪20年代→年开元路(近大元路)上世纪80年代末→年
??建成于年8月的开元路是厦门第一条市*建设道路,一度是厦门的商业中心。如今是厦门最富市井气息的老街之一。它承载了老厦门的生活图景和模式,为老厦门保留了经过百年嬗变积淀的文化。(图片出自《厦门市*志》)
思明北路(浮屿)上世纪30年代→年
??多年前,思明北路一带还是海中的一个小岛,人称“浮屿”。如今,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的路口,生动诠释了“沧海桑田”。
大同路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年
??始建于年的大同路是第一波城市建设时出现的道路,也是完全由华侨出资购地,独立建房而形成的商品街。从年到年间,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商品种类最齐全的贸易区。如今,这里仍保留着老厦门的影子,烟火气十足。
鹭江道上世纪40年代→年
??林立的百米高端写字楼取代了低矮的楼房,在鹭江道描绘了一道绝美的天际线。
海滨公园上世纪80年代→年
??坐落于鹭江道与升平路口至开元路口间的海滨公园,是厦门历史悠久的公园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海滨公园就已经成形,后来成为厦门最早建设的滨海带状公园。上世纪80年代末,海滨大厦曾是厦门的地标式建筑。现在,这里仍是厦门市民最爱的休闲场所之一。
厦禾路(近思北路口)上世纪80年代末→年
??上世纪80年代的厦禾路没有如今厦禾路的宽广大气,但改变的是面貌,不变的是热爱~(图片出自《厦门市*志》)
在厚重的历史中寻找初心
才能发现一路走来
我们的步伐是如此坚定
这样的“鹭江·学习时间”也备受点赞!
“鹭江·学习时间+”
旨在打造新时代学习平台
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让精神文化日益丰富
让基层*建更有温度
……
鹭江街道*工委副书记郭银芳发出诚挚邀请我们诚邀基层组织、非公组织“近邻”朋友一同参与!
特意从鼓浪屿赶来听课的
“学粉”吴忠文很兴奋
“强烈要求下次杨老师带着大家到鹭江的大街小巷实地走一走,身临其境,边走边听!”
而出生在鹭江、生长在鹭江的
居民吴奶奶感触就更深了
“讲得真好!鹭江这些年的发展太快了,变化太大了!”
有彩蛋,别走开!
想把鹭江的街头巷尾都捧在手上吗?
那就赶紧来参与文末留言!
截至11月15日24:00
留言获赞数多的前五名
就可获得精美的
《老厦门街巷手绘地图》
还等什么,手指动起来
把对鹭江的爱大声说出来!
值班编审:洪彦记者:林爱玲
图片:杨羽翔唐光峰
特别鸣谢:厦门手绘地图
编辑:洪雅冰校对:李嘉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