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阳这条公路到底怎么了众多大咖齐聚探访 [复制链接]

1#


  “我家门口的那条路”有啥看头?
  只为一条路,值得从北京,从郑州大老远来看?
  这是一条啥路?
  这条路非寻常。
  30多名记者大咖,坐上大巴开始体验。从林州市出发,沿红旗渠一干渠向北,经平板桥上跨一干渠、下穿林虑山牌坊后盘山而上,闪过路旁沿线的油松、大叶女贞、景观石、草坪……满眼“红、*、绿的彩色世界”,氧气扑面而来,仿佛在大森林中穿越。
  大巴爬上太行山主脉林虑山小蚁尖寨山峰,这里海拔米,穿过长米的太行隧道后,顺山蜿蜒而下,来到石板岩镇三岔路口。开车的师傅微笑说:“从起点到终点有17公里。咱们再往前行驶,可游览5A景区的太行大峡谷。”
  “一路风景读林州”,一位大咖说:“走上林石公路,有一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感觉。”
  前不久,这条路从全国44条参评的公路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殊荣,也是河南唯一提名推荐入围的公路。
  捧杯获奖引来了媒体大咖的眼球,但他们不仅要看路,更是要探寻公路背后的故事。
  路是靠干出来的
  修路也并非一件轻轻松松的事。
  止方村虽然西靠太行山、红旗渠,南有中华古板栗园,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却曾是林州市最破、最穷的地方,人称“西山墁”。
  一条平坦大路从村边通过,可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全是小推车碾出来的土路,别说跑汽车了,就连自行车都没法骑。
  说起修路,村支书郭青松直言:“起初修路,有的年轻人不乐意参加。我让他们看前辈修渠老照片,你看看咱红旗渠是咋修成?一席话说的年轻人汗颜,听罢二话没说,走上了修路工地。”
  当天,媒体大咖们游走于止方村中,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用青石板铺就,显得十分清幽古朴。这里的民居更是别具一格,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优雅妩媚的江南小镇。村民们告诉记者:“前些年,俺这里的老房子白白送人,有的几千几万块钱就卖了。眼下,有的卖上百万元。这都是修路给带来的变化啊!”
  “林州的山河巨变,让我再一次感悟到红旗渠精神,林州人不忘艰难困苦,不负使命重托,把山河打扮得如此美丽。看来,红旗渠精神啥时都不过时!”作为《中国交通报》资深媒体记者的周爱娟感慨地说。
  路路通带来了山乡巨变
  一条条农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为林州农村带去了人气、财气、运气。
  “从没想过,开农家乐还能赚钱。”“红家乐”老板刘明生告诉记者,“一年能收入几十万元。”像刘明生这样走上农家乐在林州有成千上万。
  林州市副市长康健介绍:“‘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9.3亿元建成农村公路余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公里,全市个行*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车’。”
  路路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也带动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林州山区,核桃、柴鸡蛋、山野菜等无公害产品都成了抢手货,让沿线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
  不少记者夸赞:“修建一条路,串联了一路风景,带动了一片产业,造福了一方百姓。”
  路让百姓脸上充满幸福感
  在*华镇止方村采访,一位农民大嫂端出热气腾腾的红薯面馒头让媒体人品尝。有上百万粉丝的牛火火,边品尝边记录下这一镜头,并立即传到网上。她乐滋滋地说:“我从脸上看到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村民郝心英也兴奋地告诉她:“俺村过去是‘穷窝窝’,如今变成了‘香饽饽’。
  《中国公路》杂志社的李晓凤也说:“‘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惠民工程,是通往幸福的‘小康路’。修建的是路,联通的是心。”
  记者前往太行大峡谷景区采访,路面平坦整洁,一路顺畅,无论是私家车、旅游大巴、小货车都平稳快速地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新华网记者倪莎说:“沿途风景迷人,很多路段都让人忍不住想停下来打卡拍照。实在想象不到这样美丽的公路,曾经是一条条山间的羊肠小道。修建‘家门口的路’,给当地沿线乡村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石板岩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如今驱车只要半小时就能到达市区,真的是太方便啦。
  路让城乡变得更美
  过去的林州人困居“太行锅底”,交通不便。现在的林州高速绕城,南有“鹤辉”,东有“南林”,林长高速和晋豫鲁铁路并行穿越太行千古屏障,东到安阳,西至山西长治都不过几十分钟。
  外面的人流和物资进来了,山里的劳动力和资源出去了,“交通末梢”一跃而为“三省通衢”。
  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胡慧芳第一次来林州:“我原来想林州就是个小县城,没有想到林州这么美,这样漂亮。路让城市变美,让农民致富。路让人民更幸福!”
  再美胜景,没有路也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这是媒体大咖留下话语。

来源:河南日报、大河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