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过年,关于年俗的谈论就铺天盖地:以前是因为过年太重要,家家都一丝不苟地学习规矩照着做;现在是因为年味寡淡,年轻人们大多一边宅在家,一边用力缅怀。其实现在还是有许多人家传承着老规矩,依着季节时令,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个大小节日,而且还在节日的过法中,应时而变,出现新现象。
最大的节日当然是过年。要说过年的旧俗,不说个例,单是要共同遵守的“通行版”,就有四五十条之多。古人是过了腊八就要开始忙年,现在程序大为简化,但苏州的忙年还是很普遍,基本上家家要做蛋饺、熏鱼、笋干烧肉,准备小圆子、年糕和八宝饭。这些都是吃的,当然很重要,更重要则在于,“过年”是具有总结意味和标志着起始的,这样的日子,在传统的老苏州看来,必须要祭告祖先、祈祷天神。
老法头,苏州人过年前的祭祀仪式有两种,一种叫祭灶,又称送灶;一种叫过年,也就是祭神。灶就是烧饭的柴火灶。据说每家的灶神,都对这户人家的日常作为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每到年底回天上“述职”,都汇报这户人家一年的所作所为,作为老天爷扬善惩恶的依据。老天爷的喜怒决定着来年的休戚,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恭恭敬敬地送灶神上天,为了讨灶神的欢心,还要扎纸马、纸轿子,好让灶神老爷能想骑马就骑马,想坐轿子就坐轿子,总之,要让老爷开心。
这一天苏州人家还有一种特别的供物,叫糖元宝,即用糖制成元宝形状来供灶神,最重要的是,还要涂在灶神塑像的嘴上。说起来,是想让灶神吃了糖,嘴巴甜,好在老天爷面前替自己说好话呢。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心声:小囡在大人祭灶时,忍不住偷吃了,就会被大人吓骂说,吃了这个糖,就张不了嘴说不了话了!吓得小囡赶紧吐出来。这种糖类似于麦芽糖那种软软黏黏,涂在嘴巴上,简直就是相当于封了灶神的口——您要么说好话,要么就别开口了吧!
送灶是个小节目,过年祭神就是个大节目了。大多数人家会在除夕那天祭神,并同时祭祖。祭神的意思就是感谢诸神一年来的保佑。老法头的人说起来,万物有灵,什么都有神的,谁如果坐在桌上,就会亵渎桌神,那是要挨骂的。仪式非常隆重,要燃烛点香,要洒酒磕头,要有桌围,有十杯十筷,酒过三巡了,还要念念有词,祈祷祝福。仪式太复杂,并且家家还在大同中各有小异,不再赘述。
到大年初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压岁钱。小囡们依次拜年,换得一个压岁大红包,皆大欢喜,老法头压岁钱是用红纸裹起来的。一定要用红纸,可不仅仅因为这个颜色喜庆。我们知道在有关传说中,“年”是个怪物,它怕火光,而火光是红色的,所以红色起初不是代表喜庆,而是辟邪。在传说中,还有个怪物叫“祟”,特别喜欢摸小孩子的脑袋,一摸,小孩子就要发高烧,所以一到过年,就要给小孩子红纸包钱,好压住“祟”这个小怪物。久而久之,压祟,就根据谐音,变成了压岁钱了。
压岁钱应该是小孩子过年最盼望的东西了,但一般家长都会跟小孩子说,我来帮你保管,等你长大了给你——这都成一个段子了:说长大了给你,但你在父母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当然也有破解之法,在苏州老风俗里有一种说法,“男儿至成婚后,方归其妻受领父母之拜年钱”。意思是说,男孩子长大结婚了,他辛辛苦苦攒了十几二十年的压岁钱,就全交给他的妻子了。这非常有意思,不管是他自己攒了给妻子,还是父母帮他存着然后交给媳妇,都可以求一下这位男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这应该是属实的,从很早开始,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原因,我们江南地区女性的地位,就不比男性低。而且反过来说,把钱交给妻子又算得了什么呢?苏州人称呼妻子,是叫“家主婆”,称呼一出则地位彰显,对妻子的付出给予尊重的家庭,才是真正和谐幸福的家庭。所以苏州人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也是与苏州女性地位有关系的,这一点,甚至可以认为不是风俗,而是风雅了。
年俗里还有风雅的事。譬如橄榄茶,现在苏州人过年还是要用其待客,以其味甘而美,开胃生津,解*去腻,且形状近似元宝,故而是过年茶饮的不二选择;又譬如欢喜团,是指取暖用的炭基,类似于煤球,做成扁圆形,上下两块相合,放入围炉里点燃取暖的时候,要加入芸香,于是两两相伴、一室团圆、满屋馨香、举室和暖……现代人取暖有了更先进卫生的手段,但每每想起来,让人无限神往。
现代人没有了欢喜团,但有了空调和香氛;同样的,现代人祭祖简化了流程,但是又新增了内容——有人家会用现代化手段给老祖宗放他们生前喜欢听的评弹。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民俗,也是一边传承,一边发展,何况还有源源不断的移民,带来文化交流和碰撞,又促使着地方文化不断地发展和生长。譬如,现在苏州人过年必吃的水芹,因为其茎内空心,被称为“路路通”,但在老传统中,却寓意着“勤劳”。但是没有人质疑“路路通”的合理性,而且都在过年时喜闻乐见,伸手就夹一筷子——所有的民俗,都是逐渐发展成形的,体现着人们的各种“心机”,穷尽各种方法,祈祷来年的丰足幸福团圆美满。那么,只要是符合时代的特征,体现人们的心理,能满足对于年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兴流行的也可以固定下来,在未来成为传统。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