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藝海拾貝王瑞研先生珍藏 [复制链接]

1#

《藝海拾貝》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国画体现着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星移斗转,社会在向前发展,国画也在这个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王瑞研先生珍藏的这本册页,精选瑞凝书画签约画家宗华、徐庐陵、仲立、许云、庞德*、王来蓬、柳林、焦志红、*国秀、杜慧民、丁颀涵、戴郁明等十二位老师作品。这些老师德艺双馨,在书画界和收藏界都有着很高的声誉,其中不乏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北京画院等头衔,他们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真可谓是群英荟萃。这本册页题材涵盖人物、花鸟、山水,技法兼具具象和写意,包罗万象,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实为书画收藏界的瑰宝。

《*之春》

所谓“大巧不工”,只是因其光彩敛于内核,含而不发,只待有心人去挖掘。宗华先生的绘画艺术,技近乎道,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如这幅《*之春》,便在看似简单的构图中,凝聚了*的风土人情。

画面中华美的冠饰代表着*民族的美术工艺;少女白皙的肌肤、深邃的双眼和俊挺的鼻梁,展示了*同胞的面貌和精神;而由硬朗线条和细腻色纹构成的衣物,则是*辽阔原野和戈壁险滩的具象化。宗华先生通过笔墨的层层渲染,赋予了这件作品浓厚的人文精神,大有“香草美人”之韵。

《山花》

徐庐陵老师家学深厚,既是民国大家的传人,又是中国美术院校第一批学生,并早年便至*工作,在四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广涉古今中外,结合自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在这幅《山花》中,徐庐陵老师用他深厚的艺术功底为我们展现了*同胞的劳动生活。骏马明眸如珠,遒劲的筋骨宣泄着力量的美感。*美女手握缰绳,长发和衣带随风飘扬,秀长的睫毛令人心生艳羡。凝练的色块与老辣的线条巧妙勾勒出猎犬的半身。整幅画面笔墨粗细安排恰到好处,体现出强烈的动感,而井然有序的层次关系,平衡了画面的中心,在较小的尺寸中呈现出了宏大的叙事性。

《独笑碧山中》

仲立老师的作品,始终流淌着一种清新隽永的文人气息。尤其是他的隐士作品,可以说是文人情怀与绘画艺术诗意化的融合,看不到半点的尘嚣浮躁之气。

画面中心,隐士身着青衫,手持芭蕉扇,坐地回首望天。仔细观赏,隐士视线集中于左上的佛像印章,增添了许多禅意,右上角小诗一首正是隐士内心的抒发。再观隐士青衫上的色彩,不似涂抹,更像浮云一般在衣物纹路中流淌,体现着仲立老师独特的笔墨语言。而隐士的体态也正合山川走势,给人自然和谐的美感。

《万事如意》

庞德*老师的大写意画风格是在不断吸取前人艺术精髓、兼蓄现代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其浓烈的艺术气息往往让人心神震撼。

这幅《万事如意》,取材自生活中常见的柿子。枝干线条品来干净利落,而又不乏点缀,浓淡之间体现出层次关系,大有可嚼之处。庞德*老师又将柿子的形象高度概括,提纯出阳光照射下柿子的光影表现,巧妙地运用留白和水晕效果,产生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红红火火、万事如意的祝福也传达给了每一位观者。

《蜻荷》

藏锋于彩、细致精微,是许云老师作品中较常见的风格。而在许云老师的写意作品中,我们还能够看到空灵的意蕴。

这幅作品的视角格外讲究,使观者能够代入岸边观荷的游人视角,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许云老师捕捉到蜻蜓沾花小憩的瞬间,简写身躯而细刻翅翼,体现出强烈的动感。而荷叶与莲藕以纯墨塑形,除必要的线条外,笔墨的锋锐之气都藏于整体的结构当中,这种独特的技法使得荷花尽显空灵的同时不失其度,正是“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果实累累》

柳林老师学贯中西,他的作品糅合着东方水墨色彩和西方表现手法,不但葡萄果实画得晶莹剔透、惹人喜爱,而且在枝藤和叶子上也充分发挥了他用笔用墨的优势,以书法入画,纵横挥写,一任自然。

在这幅作品中,葡萄的色彩与质感是和谐统一的。粉红葡萄居于画面上层,多显轻薄,整体精神上传递出生命的可爱。而紫黑色的葡萄居于画面底部,并且在大小上也略胜一筹,贴合了葡萄的生长规律,恰到好处的亮光效果更凸显丰收的喜悦。这幅画,无疑对甜蜜生活的最好祝福。

《一品香兰》

*国秀老师的艺术成就可以说是“功自苦成”,身体上的苦厄反而促使她对绘画本身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其笔下作品往往都将笔墨凝练到了极处,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这幅作品中,右侧的山石岩体部分驱墨如云,中间部位借助恰到好处的皴擦和飞白,避开灰色可能带来的阴郁。兰花叶子线条舒畅,显示出自然柔顺的美感,而又将花朵隐隐包裹,体现出*国秀老师惊人的构图能力。这种结构下,花朵虽如长冠,但却不显臃肿,而是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左上*国秀老师亲手题写的诗句,又将整体意境拉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陶冶情操,莫如此画。

《纵横万里》

王来蓬老师是不折不扣的画马名家。他的马,常与故事、人物、风景甚至理想哲思联系在一起,抒发着人文情怀,有着讴歌自然生命,歌颂人心正气的“龙马精神”。而其技法广博精微,工写兼备、不拘中西,受到众多收藏家的喜爱。

这幅《纵横万里》,品来与我们常见的奔马图大不相同。因为以往的作品大多都对马的动态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符合我们的心理却不合事理,而王来蓬老师却如实地将马“旧步未收,新步扬蹄”的这种姿态捕捉下来。这匹枣红骏马身上的红色笔痕清晰,呈现出流水状结构,将马的筋骨肌肉勾勒的形神兼备。而飘逸的尾鬃、矫健的蹄足和筋骨相连处,王来蓬老师运用了燥润相生的黑墨,使笔落之处尽如奔腾江河,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深山福居》

气清质厚是丁颀涵老师山水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她常用坚实的传统笔墨功力刻画山川,同时又以充满趣味的笔墨色彩勾勒细小的精致,展现出对色墨流溢交融的不懈追求。

丁颀涵老师的这幅作品既描绘出高山的陡峭厚重,又给人一种宛若仙境的舒适之感。画面中,详绘的三座高山皴擦技法格外显眼,山石如刀削斧劈般坚实,但山脚处却都有一层薄薄的浅墨,这一层浅墨我们可以理解为高山与河流交汇的重影,也可以理解为缥缈的云雾。被这三座大山簇拥的民居,也瞬间沾染了仙气,再观近处湖泊净如明镜,远处水天缥缈,俊挺松柏下桥梁石梯一片俨然,正是靠山雄厚、聚宝纳缘、路路通顺、节节高升的绝佳福地。

《松亭观瀑》

杜惠民老师的作品以厚重的秦岭山为原型,笔法却不拘泥于古法的呆板,章法新颖,气韵生动,意境深邃,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幅《松亭观瀑》,构图方向呈对角线向上延伸,左上高山峻峭、飞瀑宣泄而出,而山景又以渐隐的方式模糊远退;左下一艘小船帆布高高扬起,江流荡起道道水波;右上云雾缭绕,仅能看清一处高峰;右下两颗硕大山石遮掩着石梯小路。而画面中心,松柏秀润遒劲,仔细观察,就在松柏与草亭之间,一位白须文士静坐于地,隐约可见其正拈须赏瀑。杜慧民老师以深厚的艺术功底为我们带来了一幅意蕴丰富的图卷——陡峭狭窄的山路深处,一片广阔天地大好风景正等着行人独享,不由令人深思。

《秋阳登高》

戴郁明老师的作品以其深邃丰富的艺术魅力脱颖而出。山水之精魄、清流之韵律、云露之神秘,精妙的构图使观者如闲步山径、人在画中,让人深深沉醉。

在这幅《秋阳登高》中,松柏散发着郁郁生机,山体用笔流畅并起伏跌宕,并在勾勒中与皴擦结合,形成质感与力度的极致融合。浅蓝缓丘上,寥寥数笔描绘出一个执仗文士向草亭独行,契合了作品主题,也暗喻藏者平和大度的性格下,怀有着豪气峥嵘之心。

《观瀑图》

打开焦志红老师的画卷,可以发现老师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创作”或者说是重构的意蕴,每一幅作品都是娴熟技艺和精妙构思的巧妙结合,丝毫不沾匠气,体现着不同的艺术魅力,这在当代画坛实属罕见。

在这幅《观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山平地起,宝泉石上流”,苍劲的迎客松在云雾中张开双臂,庇佑着一位青衫文士执仗遥看对岸澎湃的瀑布。松柏林立,云雾缭绕,清俊秀逸,意境高远,画面遵自然之道,循和谐之理,自带着福缘深厚、自强不息的寓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