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http://ask.bdfyy999.com/“今年西瓜、雪梨瓜不愁卖,一直都有商家来田里收购。”狮山镇新和村正在田间劳作的*大哥兴奋地说。新和农产品如此畅销,和新和村村委用好*策,搞好高标农田建设以及及时申报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分不开。“我们村经济主要靠农业,搞好农业是我们重要的任务。”新和村*委副书记*健鹏说。
建设高标农田田间小道路路通
在新和村的田头里,一路上都有清澈见底的渠水流过,“我们田里用的都是地表水。”*健鹏说。
在贤边经济社,村民*叔正准备将几只西瓜拉出田埂,*叔种有9亩西瓜,大多数都是红沙瓤的“台湾小宝”,也有一部分*沙瓤的“*麒麟”。听说有市民要买西瓜,*叔热情地邀市民品尝,“西瓜好不好,试试就知道。”*叔剖开一只“台湾小宝”,鲜嫩欲滴的果肉瞬间展开,尝上一口,甜美的滋味直入心脾。
种了十几年西瓜的*叔说,今年雨水少,日照充足,特别适合西瓜生长,加上土好、水好,西瓜品质特别好。经常不用出田埂,就有朋友及来自广佛等地的客户到田间收瓜。
在*叔田边,*叔的大哥正在田间小道清洗雪梨瓜,白白净净的雪梨瓜清洗后显得格外鲜嫩,闻着香气扑鼻,吃一口令人回味。“每天能卖斤!”*叔的大哥种了1亩雪梨瓜,每天只将雪梨瓜放在田间道边,就能售卖一空。
村民清点采摘的雪梨果。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实习生杨少鹏摄
“我们的西瓜皮薄、肉脆、口感好、价格适中,一直都受欢迎。”*健鹏说,新和村共有多亩土地,其中很大面积属于沙壌土质,适宜种西瓜、雪梨瓜。西瓜是该村夏季主要农产品,全村约有近户农户,种有多亩西瓜。今年第一批可以采摘的西瓜有多亩,约10天后,位于河堤边的亩西瓜也将进入采摘期。
新和村农作物品种很多,雪梨瓜、木瓜、青瓜、菜心、豆角等也都十分美味。但在以前,却因为新和未实施田间道路硬底化建设,每到下雨天,田间道路泥泞,田里的瓜果蔬菜都很难运出,农产品收购商无法开车到田间运输,瓜果蔬菜空有好品质,却卖不出好价钱。
新和西瓜。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金晓青摄
近年来,新和村委成员上下一心,抓住南海区设试点推广高标农田(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建设的机遇,年申请到0亩高标农田建设的指标,对现有机耕路实施硬底化工程;并将水渠水通到田间。目前新和村已建成水泥路8公里、通水渠1公里。采购商到田头就可以收购农产品了,村民、采购商皆大欢喜。
申报省级专业村向品牌农产品要效益
田间收购形势喜人,*健鹏却仍在为新和村发展前景担忧:“我们村农田面积虽大,但都分到了各经济社,除了西瓜外,未能形成连片农产品规模生产效应,很难满足收购商批量收购需求。”
为了抢占农产品市场,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新和村委会成员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每年举办两次农产品技术培训等。得知符合条件的村可以申请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村委会成员立刻开始搜集佐证材料,凭着多年来大面积种植“台湾小宝”西瓜,品质、品相都属上等的实力,新和村顺利地拿到了关于西瓜生产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匾牌,西瓜的田间批发价也几近翻倍。
瓜农在田间作业。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实习生杨少鹏摄
“单靠人工种植产值低,走不远,农业要有光明的未来,还得走现代化、规模化的道路。”*健鹏说,基于这种考虑,新和村正打算联系第三方种植大户,对村农田实施连片开发。
新和村的优良水质,也吸引了相关产业的客户入村经营。占地16亩的双辉钓鱼场于一年前落户新和。碧波荡漾的钓鱼场场面开阔,吸引了不少垂钓者。据该钓鱼场负责人*炳伟介绍,该钓鱼场环境好、水质好、服务好,放鱼密度大,价位合适,吸引了很多来自广州、佛山、东莞的垂钓者,平均每天有几十人光顾。
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更舒心
在新和村*群服务中心,经常有村民在此喝茶小憩。村民彭先生表示,近两年,村里*员志愿者带头,搞“三清三拆三整治”,村里巷道变干净了,连蚊虫都很少了,闲暇时间,村民都喜欢在村里多走动,个个看上去都比以前精神了。
借乡村振兴东风,新和村委鼓励各经济社因地制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年新和村对经济社7间公厕拆旧建新,并安排保洁人员维护公厕卫生;年利用乡村振兴项目,更换布南村绿化树木,打掉原来的榕树花基,改种秋枫树、凤凰木,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和石凳、石台;建设排水管网工程,解决了布南经济社部分地段长期排污难,导致污水横流的局面;通过直联团队的支持,建成小型停车场,对贤边公园实行升级改造,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
钓鱼场正投放青鱼。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金晓青摄
据新和村*委委员*炎棠介绍,新和村的人居环境改善还包括对6个球场进行升级改造,重新将地面涂漆翻新,更换篮球架、灯光等设施,尤其是布南西经济社调动资金积极配合,改造球场绿化树木,新建羽毛球场和围墙,把原来的卫生死角即原来村民堆放杂物、零星养鸡的场地打造成了一个休闲小公园,村民对此称赞连连。
项目的改造大大加强了村内的文化气息,增强了运动氛围。借此契机,新和村成功举办了30多年来的首届村级篮球赛,得到村民全力支持和高度认可。
来源:珠江时报金晓青实习生杨少鹏
编辑:念响新媒体苏咏欣
声明:1、如需转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