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我一直都很喜欢自然类的活动,特别在四面都是墙的“小方盒”中待久了,到山里去走走,是非常治愈的。
像之前比较低迷的那段时期,我就会带汐汐去完成些轻度的徒步。丰富的路况,原生态环境,比单纯的走楼梯爬山更充满趣味性。
同时穿插的攀高爬低又带着些小挑战,走完会有种酣畅淋漓的成就感。
虽说福州现在也有很多组织孩子徒步的机构,不过大多都要求一年级以上,而且基本都是独立课程。
对于像我这种本身喜欢在户外跑的人而言,其实更喜欢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徒步,觉得在这过程对父母和孩子是双向滋养,一起“探险”的过程中,也特别能增进亲密关系。
不用花钱,就能让孩子身心都得到锻炼,何乐而不为:)
今天就来分享几条我自己带孩子走过,觉得很不错的线路。从易到难,即便是平时很少户外的家长和孩子,也可以挑选其中最简单的路线走走。
鼓岭山脚下的“小九寨”——磨溪
磨溪属于福州一条很成熟的徒步线,如果完整走下来,是可以直接溯溪到鼓岭柳杉王公园,最后再从鳝溪回来的。
▲别人走到后段,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片大草场。
不过咱们带娃*,不用这么折磨自己,因为离入口一两公里的地方,风景就已然不错了。
这次过去时,发现快到入口处的草坡上,不知道何时还种上了一片的虞美人、金盏花等。
如果是开车来的还蛮容易错过,好在我们是坐公交到龙门站走路进来,汐汐眼尖,一下就发现了。
▲草坡就在这段路边
原本我没想爬到这片草坡上,但是汐汐说了一句很有哲理话“爬山不是最重要的,探险的过程才最重要”,于是被成功说服。
近距离一看,真的还挺美。
至于往后到底要走到哪个位置,完全可以根据小朋友的战斗力来决定。像汐汐三岁多的时候,稍微往后走些,虽然有的路段是石头垒成的,但问题也不大。
刚进磨溪时,就是这样的碎石土路(上图)
走到略后面些,对三岁多的孩子来说,问题也不大→
去磨溪徒步,最让人惊艳的肯定是这汪碧波,感觉像是到了迷你版的九寨沟,水相当清透,让人看着心旷神怡。
但真正让小朋友觉得很有趣味的,是磨溪下面的这片石滩,特别到了夏季,很多大人孩子都会到这里来戏水、搭帐篷,是很不错的一个天然避暑地。
想要到这片石滩,可以从刚进景区不远处的一个路旁陡坡爬下去。6岁的汐汐爬起这个坡还是挺得心应手的,但是对3,4岁的孩子还是有点难度。
或者走远些,从一个农家乐的位置走进去,也是可以入溪玩水。
前两三年过去时,有问过价,在这里烧烤是按人头收费,每人15元,1米内孩子5元。提供烧烤设备和调料,食物需自备。
但毕竟时隔几年,现在不知是否有变化,近期有去过的小伙伴欢迎在留言处更新下情况。
最后再附上几张再往后走的路况,如果孩子年纪大了,可以去挑战更远的距离。
交通:
公交车出行,至“龙门站”下车,需走一段路才能抵达景区。自驾直接导航“磨溪景区”即可。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大青坑
大青坑也是福州的一条经典徒步线,全程分为好几级,原本朋友告诉我,像大青坑的前段(单程大概3.5公里左右)他们评估下来,难度比较适宜二三年纪的孩子,让我们如果要去走,就带上爸爸。
但事实证明,不要小看妈妈的战斗力!
今年1月,我和另外一位妈妈,带着两个6岁的小朋友去走了一趟,感觉也是妥妥的!
当然也就走了前段,往返约7公里,回来一研究发现,原来我们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哈哈哈,但还是那句话,毕竟带着孩子,咱们还是量力而行。
想去的小伙伴,可以导航到富竹境白马大王庙(这个不好直接搜,我给大家做了百度地图的超链接,直接点击即可获取导航),然后再继续往前开2公里,即可抵达这个大桥下方停车。
下车往里走上一段,就可以到达第一个孩子们可以玩水的地方,左边溯溪,右边打水漂漂,乐趣不同!
继续往前走,会来到一个岔路口,左边是接下去继续前进要走的路,右边是个蛮适宜野餐的地方。小朋友们运气很好,在这里还跟几头牛亲密邂逅了下。
继续往前,还会遇到这样的一段乱石路,小朋友除了要注意别崴脚,还需要提醒的是,到了春夏季,这条路经常都是被水淹的状态,需要踩水过去。
总体来说,大青坑的大路都还挺好走的,唯一让我们觉得有些难度的,就是从小路下河谷的那段坡道,是比较陡滑的。
下坡时需要让小朋友脚掌横着慢慢往下走,然后借助坡道旁的树枝,大人在下面做好保护,问题就不算太大。
历经千辛万苦后,见得的就是这样的一副美景,在这里野餐戏水画画,对孩子和大人来说都十分享受。
交通:
只能自驾。
起始点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溪源宫村附近,点击此处可以获取百度地图的位置。抵达后,车可继续往前开2公里,到一座大桥下停车,即可徒步前行。
战争年代遗留下的小众徒步线——五虎山
3月份的时候,花田表弟说他们几个朋友准备徒步上山,去摘波波草做清明果,问我有没兴趣一起去。
哈哈,对于这种邀约我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立马叫上两位同样对徒步很有兴趣的老师一起前往。
▲老师们的徒步装备就是更齐全啊,让我种草了这个吸管式饮水袋
这条路线的起始位置位于凤溪村的绿山全香菇厂后面,往里走,山涧边上有个羊舍,顺着路往上爬就对了。
百度地图搜不到这家厂,如果很有兴趣的,可以定位“暴走花田”,然后让花田表弟帮忙指个路即可,只是他再三强调,千万别让他去带路,给钱也不去,哈哈哈:)
据说解放前,为了躲避战乱,凤溪村的村民,就是通过这条路上下山,当时山上有好几个生产队,再加上大家都是砍柴生火,所以路是很好走的。
后来水利局修了一条防汛通道,也没人砍柴了,这路就成了现如今这杂草丛生的模样。
考虑到这次队伍里有三个孩子,花田表弟又叫了一位当地村民,在前面开道。
所以这条线我就简单写写,如果不是徒步经验非常丰富的父母,不建议自行带孩子来走这条线。
▲都是6,7岁的小朋友
沿途的路况如下图所示,走并不算太难走,主要很多路段较窄,仅容一人通过。另外因人迹罕至,一定要带上竹杖开道,也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两处巨石营造的天然休息点。
沿途可以挖掘出不少有趣的小东西,比如这个枫香,因为成熟的果实上有很多小洞,内含多粒种子,可以通过任意的小孔散放,所以又叫“路路通”,很是贴切。
还有掏牛粪找屎壳郎,或是观察蚁穴的构造……这些“寻宝”活动,能让孩子在徒步的过程中,更深入地去观察身边的一切。
抵达终点后,小朋友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单程磨磨蹭蹭走下来,大概花了2小时。回去我们就直接坐事先开到水库旁的车下山了,所以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累。
交通:
只能自驾。
起始点位于闽侯南通镇凤溪村,可以直接导航搜“暴走花田”,然后让花田表弟帮忙指下路。
在社群里分享时,经常会有口袋粉问:我孩子XX岁了,会不会适合走这条线?
我个人觉得,真不好完全按年龄来界定。
比如很少户外的小朋友,即便8,9岁了,可能这种路稍微走下,就会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是经常在外“野”的孩子,也许只是4,5岁,也颇能吃苦耐劳,再稍微大些,比很多大人的经验还更丰富。
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熟悉。
所以在分享中,我也尽量多放出实际路况图,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从易到难,慢慢加量。
在这过程中,也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准备一些小零食,分路段给孩子作为小奖励。
家长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小朋友一起融入自然之中。
充分运用识别植物的APP,如“识花君”、“形色”,可以增加不少新知识。
最后要强调的就是安全第一。在此前提下,尽可能让小朋友去多尝试,就可以收获很棒的徒步体验啦!
眼瞅着五一小长假马上就到了,与其去热门景区人挤人,不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带上娃去山中徒步。
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有用,也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另外如果有你们觉得好的徒步线路,也欢迎来留言呦!
一篇文章了解我
/p>
妈咪口袋的前世今生——一份福州全职妈妈的创业自白书
一篇文章加入我
/p>
中年妇女第二春,盛开在创业中
更多文章,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