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络氨酸酶活性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06/9150460.html<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每逢盛夏,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内便上演着碧荷红莲、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故事。
林家村荷塘边,一年一度的荷花龙虾节即将开幕。
从年起,林家村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荷花龙虾节。从撂荒洼地连片到红遍网络的“荷香别苑”,林家人的脸上挂满了喜悦与幸福。村班子带领老百姓水里淘“金”,捞起了乡村振兴的好“钱”景,捞出了奔向小康的新生活。
“撂荒地”变“淘金田”
过去的林家人,被头顶上的“穷”帽子压得直不起腰,由于地势低洼,村子南边的数千亩田地重度盐碱化,贫瘠的自然条件迫使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连外村的闺女也不愿嫁到林家村来。
为了摆脱这种落后的局面,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林锡建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后,便跑遍了周边种养大户和上级农业专家的办公室,领着一波又一波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邀请了一批又一批专家领导现场论证,最终确定了一条产业发展的路子:依水而建,依水而兴,发展水产养殖。村干部们入户面对面做村民工作,与村民代表反复协商,在充分听取村民建议和想法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决定让几位有创业经验的年轻人成立路路通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
林家村盐碱地里长出“大个子”藕。
通电、修路、架桥、土地流转、协调贷款······合作社发展推进到哪里,村党支部的路子提前铺好到哪里,这让合作社的致富信心也变得更加坚定。
如何突破传统水产养殖的局限,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村党支部邀请专家学者到村,对产业方向、品种选择、股权制度等进行了具体规划指导,合作建立莲藕小龙虾生态循环养殖基地,解锁“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两收”的高效产业“密码”。“现在莲藕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亩,鱼类养殖面积达到90亩,夏有龙虾,秋有莲藕,四季有鱼,一年下来,合作社净收益50万元以上,我们是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党的政策带来的‘甜头’了!”说起水产养殖的发展,合作社的带头人马路路充满了骄傲与感激。
路路通家庭农场里,小龙虾喜获丰收。
“林家荷”有了“新名片”
“产品有好质量却卖不出好价钱,没有市场竞争力,怎么办?”林锡建帮助合作社协调来了品牌资源。
马路路积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注册“美林塘”品牌,通过品质包装迅速提升产品美誉度,在赢得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同时,市内高档酒店纷纷向林家村投来了合作订单,合作社的市场销路一下子打开了。荷下生藕,荷塘养虾,荷叶枯了又绿,林家人发展的脚步不曾停歇。
“单纯依靠种植养殖,挣得永远是‘辛苦钱’。”马路路深有感触的说。年,林家村党支部组织合作社成员先后赴外学习考察,研究如何把“荷叶”做成大产业。
参考日照绿茶产业,村党支部积极为有想法的瑞丰家庭农场主盖春铭协调了土地和原料。“选取鲜嫩完整的荷叶,经过分拣、切割、杀青、烘干、定型和提香等几个步骤,炒制出来的荷叶茶味香纯正,一斤能卖到80元,效益非常可观。”生产荷叶茶不仅可以减少荷叶的存放污染,还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我们已经为荷叶茶申请注册了‘东迎春荷’商标,不久的将来,将实现批量生产。”对于未来,盖春铭充满希望。
林家村“东迎春荷”荷叶茶。
休闲旅游为美丽乡村画上“点睛之笔”
随着产业规模越做越大,林家村“荷叶”的名牌也越来越响。围绕“荷塘”产业,林家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水产行业协会,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结成党群致富对子36对,集中水产养殖经营户40户,加强了交流合作,统一规范定价,牢牢掌握销售主动权,通过抱团致富给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林家村荷花龙虾节上演旗袍秀。
在行业协会的参与配合下,林家村党支部紧紧围绕“荷香”,加强产业及村庄规划建设。荷花观景台、荷香民宿、3D荷塘立体墙绘······林家村的街头巷尾一步一景;麻辣龙虾、焖酥鲫鱼、凉拌白莲······林家村的农家宴席别有风味;荷花摄影展、公路骑行比赛、篝火晚会······林家村的休闲盛会其乐无穷。“赏荷花、吃龙虾、拍婚纱、到林家”的生态美景先后吸引5万余名游客来到林家村,全村全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万。
林家村生态农家宴。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荷塘产业不仅让村民们的口袋鼓了起来,更让我们村集体富了起来,能为老百姓办越来越多实事好事······”谈及产业发展,林家村的村干部们自豪地说道。莲香藕韵,荷塘林语,林家人的笑容挂在脸上,林家村富民强村的梦想正在路上。(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委组织部)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征稿启事
原标题:《“藕”遇小龙虾生活顶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