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遂宁日报》03版截图
村名片
应真庙村位于射洪市仁和镇东北方,由原光彩村和原应真庙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户人。应真庙村地处偏僻山沟,道路不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匮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年底,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村干部群众奋发图强,发展产业,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年10月,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村序列。
大事记
●年6月,原光彩村被纳入省级贫困村序列。
●年10月,原光彩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村文化室、卫生室建设工程竣工。
●年6月,完成集中供水站和滤水池建设和全村供水管网铺设。
●年10月,原光彩村5、7、8组道路修建完工,实现全村村道路全面贯通。
●年10月,应真庙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国家检查验收。
▲射洪市仁和镇应真庙村被油菜花包围的折耳根种植基地。
乡村振兴路
应真庙村,位于射洪与南充交界处,距离射洪市城区40余公里,尽管盐蓬路穿村而过,但由于地处偏僻山沟,道路不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匮乏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和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奋发图强,克服先天困难,真抓实干,让这个偏远的贫穷小山村面貌焕然一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路。
道路通路灯亮
走出穷日子过上新生活
3月17日,记者一行乘车沿着蜿蜒的盐蓬路前往应真庙村,刚进入应真庙村地界,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道路右侧是上百亩的油菜花和穿村而过清澈的河流,道路左侧,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房错落有致,这样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的应真庙村,基础设施薄弱、山高沟夹、交通条件差,还季节性缺水。”村干部向记者描述了应真庙村曾经的景象。要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让村民过上好生活,必须花大力气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脱贫攻坚打响以来,应真庙村积极争取各项目资金多万元,完成了1、4、5、7、8组的组道路建设,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村民祖祖辈辈担水吃问题,以及满足产业发展用水,该村修建了集中供水站和滤水池,整治水源井10口,实现全村户户通自来水,曾经的季节性缺水成为历史。
行走在村道上,道路两旁的路灯是该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以前天一黑,村民只能早早回家歇息,要出行,只能依靠手电筒。”应真庙村第一书记梁波介绍,如今全村共安装99盏光伏路灯,一到夜晚,路灯将村道照得格外明亮。路灯安装好后,村民出行再也不用摸黑,这也让村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到夜幕降临,村民们聚集在路灯下,或闲聊拉拉家长里短,或摆出音响跳跳坝坝舞,享受幸福的新生活。
产业兴收入涨
摈弃“等靠要”走上富裕路
要脱贫,产业是关键。而要在应真庙村发展产业,对于当时的应真庙村来说,却是个难题。“主要是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太高,同样的产品到了市场上毫无价格优势,没有企业愿意来投资。”一名村干部介绍。面对当时全村贫困的状况和村民脱贫的期望,产业发展势在必行。“没有企业来,那我们就自己干。”梁波的话说得斩钉截铁。
年12月,原光彩村第一书记覃天鹏来到村里,面对村产业薄弱的情况,他广开思路,并于年在村里自行成立专业合作社,利用该村的撂荒地开展水稻制种20亩,正式拉开了应真庙村集体产业发展的序幕。年6月,现任第一书记梁波和工作队开始进驻原光彩村,在实地调查后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引入扫把产业。年7月,应真庙村采取“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模式”,正式发展扫把产业。第一年,全村便产出扫把把;第二年,全村扫把产量已达到把。
扫把产业的成功,既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村两委通过“三方合作模式”发展产业的信心,随后,该村又通过“三方合作模式”,相继发展了红薯、小麦、优质黑米等种植项目。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益每年均超过3万元。年,全村农户通过村产业务工、分红、土地流转等形式,直接受益金额达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5.5万元。全村84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最低收入.91元、最高收入.08元,顺利脱贫。
当前正值折耳根播种的季节,在应真庙村新开辟的折耳根种植基地,七八位村民正在地里松土,这是应真庙村今年新发展的集体产业项目。“现在已经播种11亩折耳根,按当前的价格计算,预计产值可以达10万元以上。”对于未来的发展,梁波充满了信心,“今年我们计划继续扩大折耳根、黑米、扫把产业规模,按照户户入合作社的思路,带动村民继续增收致富。”
百姓幸福事
搬进新家再创业
穷小子迎来新生活
在射洪市仁和镇应真庙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的村道上,一辆崭新的小货车缓缓驶来。开车的男子名叫邱胜才,是应真庙村村民,他刚从场镇集市上卖完货回家。
停好车后,邱胜才便向记者讲起了近几年家中的变化:“这些年全靠党和政府的帮助和关心,我们家的日子才能一天好过一天。”
几年前,邱胜才一家还住在村里一个半山腰的土瓦房中,因为家境贫困,加之父亲身患残疾,母亲也长期身体不好,邱胜才常年在广东务工,除去生活开销,很难有节余。年,邱胜才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时候家里确实很困难,党的帮扶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自纳入贫困户序列后,邱胜才一家享有了扶贫补贴、残疾补助、医疗保险等政策,并在年10月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入新家后,邱胜才一家人的日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并最终成功脱贫。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邱胜才决定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父母老了,但我还年轻,党给我们引了路,咱就得努力创造新生活。”回到家后,邱胜才并没有闲着,他买了台小货车,进了些小百货到镇上去卖,平均每月收入达余元。
就在记者采访时,邱胜才又接到了一个客户打来的电话,对方需要购置一批百货。接单后,邱胜才与记者热情地告别,又开着小货车向集市方向驶去。
▲脱贫后的村民邱胜才买了一辆小货车跑起了运输。
脱贫致富记
从贫困户到村干部
脱贫不忘党恩一心服务村民
“王大爷,最近身体好些了没?最近天气变化大,多注意身体。”“李阿姨你身体不好,千万别干重活,有什么需要,就给我们说。”……在射洪市仁和镇应真庙村的村道上,村支部副书记郭兰英正在走访村民,别看她身材消瘦,做起事来却格外精神。她的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让人倍感温暖。
“我也是这个村长大的孩子,所以,我更懂得他们需要什么。”郭兰英曾经也是应真庙村的贫困户,因为没有手艺,她和丈夫常年在周边地区打些零工,期间,还得照顾两个读书的女儿,生活的开销和学费支出,让这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艰难。年,郭兰英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序列,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政策接踵而至,受到帮助后,夫妻二人更加努力,积极参加村专业合作社、扎扫把、种植黑米、发展家禽家畜养殖。年,郭兰英全家顺利脱贫。
郭兰英热心助人,只要村上有需要,她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也让村里的人看在眼里,感动于心。年,经过全村人的推选,郭兰英被选为该村村支部委员。得到村民的支持和鼓励,郭兰英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她心系村民,常常入户走访调查、收集意见,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乡亲。”为了让更多村民增收,她与村干部多次组织村民开会,详细讲解村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情况,最终让70%的村民都加入了进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年1月,在村换届选举中,郭兰英被当选为村支部副书记。“党和村民的信任赋予了我更大的责任,我将用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务村民。”如今,郭兰英依然每天奔走在应真庙村的村道上,一心一意服务群众。
▲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村党支部副书记郭兰英开展入户调查。
人物访谈
打造产业示范带
做强优势产业
——访射洪市仁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小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仁和镇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将如何发力?日前,记者专访了射洪市仁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小建。
邓小建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仁和镇建立“任务清单+工作督办单”工作机制,推行“”工作法,加强党建引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三落实”“三精准”,强化工作落实、措施落地,以基础强农、产业带富、就业增收为抓手持续发力,脱贫成效显著。
在具体举措上,仁和镇一是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带贫增收。推行“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产联式合作社28个,流转土地余亩,成片发展九叶青花椒、莲藕、西瓜、糯玉米、黑米等特色优势产业亩,建成光伏发电项目4个,带动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余元。二是着力促进转移就业助贫增收。通过农民工党支部推介、老乡引荐、“春风行动”、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每年促成余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转移就业人数占贫困人口总数40%以上。三是着力补强民生短板。易地扶贫搬迁户人,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户、土坯房整治户、改厨改厕户;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0处、打水井56口、整治水源井口、安装自来水余户;兜底保障户人。四是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新改建村组水泥路公里,整治水利设施40余处(座),建高标准农田亩、生产便道60余公里。
邓小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仁和镇党委、政府将持续抓好帮扶工作,兜住民生底线;以群英水库、武引二期工程、省道线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为契机,持续抓好交通、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利益链接机制,分片成线规模打造产业示范带,做大做强青花椒、莲藕、生猪、柑橘、佛手等优势产业,实现农户稳定增收。全力做好乡村行政区划调整和村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引领全镇群众阔步迈向小康生活。
记者手记
脱贫金钥匙
就在自己手里
地处偏远的应真庙村,产业发展先天不足,光靠政策脱贫,仅“脱”得了一时,“脱”不了一世。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镇村两委,还是驻村工作队员,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唉声叹气,而是以坚定的脱贫信心和决心,坚持真抓实干,带领广大村民“产业不来自己干”,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路。
脱贫不能“等靠要”,发展村级产业同样如此。在不少农村地区,将产业发展寄希望于等产业、靠产业的方式并不可取。应真庙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企业入驻,依靠自身能力同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精准扶贫的核心应该是挖掘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积极打造当地的造血能力,深挖当地的特色和传统,再将特色和传统转化为产业,最终将产业再转化为传统,才能找到打开脱贫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就在村民自己手中。
来源:全媒体记者黄铂晶吕苗
编辑:郭兰杨雪雯
责编:林 敏
审核:冉启香
终审:周一帆